“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學習無用論的論調長久以來一直存在,這樣的聲音既有來自家長的,也有來自學生的,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學校裡學習的知識內容到了現實生活完全沒了用武之地,當知識成了擺設,長久以來辛辛苦苦所學就成了浪費時間的表現。那麼校園的學習真的是無用的嗎?

顯然不是的,除了知識以外,在學習中還能收穫更多的東西,比如思維習慣的養成,面對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乃至於培養新知識的獲取能力等等,這些即便在未來離開校園後都會派上用場。換個角度看,淡化了學習成績的影響,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就可以得到豐富的收穫。

“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短期的知識強化

現如今孩子從很小就要開始接受“繁重”的學習生活,校內的授課不算,校外還要上各種補習班,不同的孩子通過補習收穫的進步也是不同的。

當然,整體來看低效率普遍存在。孩子在學校裡完成了知識的學習,到了培訓機構要做些什麼呢?首先是知識的鞏固,其次是刷題,用做題的方式讓思維習慣新知識的,最後是能力的強化,在現有知識下進行一定的拓展。

從科學知識教育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確實有助於孩子去鞏固知識融會貫通,但是從小到大,孩子需要學習的內容繁多,知識點更是囊括萬千,如果培訓機構僅僅是做到這樣,其實至多也只是在校園學習之外增添一個監督者,幫助孩子進行知識強化,而這個效用是短期而非連續的。

“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長期的學習體質培養

學習想要形成良性循環,光靠傳統的短期知識強化是不夠的,比起這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孩子明白如何學習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高效辦法,學習體制的培養對孩子來說才是長期有效的。

一些孩子對學習興趣缺缺,一到讀書寫功課的時候就沒精打采,而這種情況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許一開始孩子也滿懷鬥志要把學習搞好,但是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努力收效甚微,成績不理想但是又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在學習受阻的情況下自信會慢慢喪失,興趣也會逐漸減弱,對於學習也就不那麼上心了。

孩子對於學習切忌有自暴自棄的想法,比如“反正我怎麼努力都學不好”,“我就算花再多時間成績也沒法提升多少,與其如此不如不要浪費時間”,家長要留心孩子的狀態,一旦發現不對也要給孩子適當的心理輔導,讓他們重拾信心。

“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學習體質的重要性

提升學習效率

養成學習體制的關鍵在於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當然面對不同的內容,學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孩子在生活中善於總結,結合實際情況展開學習一步步的推進。

只要孩子明白了要怎麼去學,就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面對新舊知識都能從容應對。在很多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似乎擁有更短時間掌握知識的能力,再看看自家的孩子,雖然也很勤奮努力,每天回家吃晚飯就學習寫功課。

但是成績卻差強人意,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也捨不得責備,因為孩子的“努力”家長也看在眼裡。但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穫了多少,效率有多高,其實家長並不清楚,這也許就是孩子成績難以提高的問題所在。

“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增強自信提升學習興趣

學習作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需要接受新的知識內容,拋開能力很強的孩子在各科成績上都足夠優秀,大部分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偏科的情況。

比如文科類更擅長,理科類的有所欠缺,很明顯的孩子會在文科類學習上表現出更大的興趣,而面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刻意迴避,本就不算太好的學科成績一降再降,最後連自信心都遭受到打擊。

面對學科的薄弱環節,找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重要,不要求成績有多好,至少讓學習的過程不再煎熬,這樣孩子才能更有自信學下去,另外成績的提升也是強化自信的強心劑,當興趣來了,對於學習的熱情也會格外高漲,以此學習也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過去最“害怕”的科目反而成了興趣所在。

“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學習體質的培養

學習體質的培養可以按照三步走原則,通過逐層深入來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從發現到發展再到鞏固收穫,其實世界上的大部分事物都是從微末發展出來的。

能做的部分:孩子在學習中從一張白紙到開始瞭解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事物,能力的提升過程中所能做的也會越來越多,而對於自己能做的部分,需要做的就是從學會開始,有了從事某項活動的能力後才算是擁有了初步的能力,在此基礎上談發展才有基礎可言。

愉快持續:基礎的鞏固是深入強化的保障,在能做的水平之上,如果還有持續強化的需求,這時候人們需要找尋繼續下去的動力,維持對事物的熱情才能更高效地執行,在這過程中事情不會一帆風順,會有阻礙和困難,如果因為困難而選擇退縮或迴避,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半途而廢,一些孩子學著學著就沒了動力也可能是出於這個原因。

回顧成長:事情的推進中所遇到的困難不會只是單純的絆腳石,當事情處理結束後,回顧過程很重要,不管是收穫還是沒有做好的地方,總結過程是經驗增長的關鍵,在學習體質的培養中需要不斷重複這項內容,只有吸取了過去的經驗,未來才能更好地應對類似的情況發生。同時能力的增長也可以藉此有清晰的感受,過去某方面做的不夠好,但是通過回顧可以讓人的能力得到補足。回顧這一環節可以讓人更好地成長並培養出學習體質。

“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運用PDCA循環培養學習體質

具體的學習體質培養,可以按照PDCA循環管理的方法來進行,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環的四階段分別為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

其中的P是Plan,選取目標並制定計劃,在什麼時候要做什麼,如何去做,這些都是在行動之前要想好的,屬於行動前的準備工作;

D執行是根據已知信息根據計劃內容具體實施的過程;

C檢查,對計劃實施的結果進行分析,看看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並分析原因;

A處理,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對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沒有解決的問題繼續放入PDCA循環去找到解決方案。

“讀書沒用,別讀了”真的沒用嗎?運用PDCA循環培養孩子學習體質

之所以稱之為循環,就在於循環過程中不會一次性解決完所有的問題,循環類似一個篩選機制,運用於學習體質的培養,可以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繼續在循環中尋找答案。

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在學習的路上都沒有終點,即便是步入社會以後同樣要汲取新的養分進步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但是更多錯誤的觀點將學習的目的進行了曲解,比如對於孩子的學習一些家長只看到成績,其實成績只是階段性學習的一個檢驗,以此作為結果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錯誤的將目標集中在成績上。

所以才會有學習無用的看法。實際上學習不光是學習內容,還有方法和學習經驗的增長,這些在未來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只不過相比成績這種“淺顯”可見的存在,學習的深層意義和作用需要用更長遠的眼光去看待。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