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經濟時代三:資本的賺錢邏輯

每個人都在探索成功的方法,有人成功了,有人失敗了。原因歸咎於兩點:你的頭腦有多聰明?或者你積累的資本有多少?

你在某一天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改進商品的想法,你覺得這個想法可以賺很多錢,那你要問自己,你有沒有資金去運作這個想法?

同樣的想法,阿里騰訊都可以支配更多資金,去僱傭更好的工程師,更好的推廣,你確定你這麼做不是去給這些資本擁有者蹚雷?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條已經無數人走過的死衚衕?

舉個例子,你做軟件開發,天使投資人會不會問你一句話:“如果某企業山寨你怎麼辦?”你想開一個網店,有沒有資本去宣傳、去壓貨?如果實力不夠,根本賣不出去;即使能賣出去,更有實力的賣家分分鐘用同樣產品把你PK掉!

與此同時,這就要面對一個問題:賺錢的方法很多種,為何偏偏選擇“打工”這一種?

你不打工能幹啥?出來幹別的就能賺錢?幾年前網上瘋傳送外賣小哥賺的多,我就嗤之以鼻,這種沒有門檻的行業是不可能賺的多的。你願意賺1萬幹這個,我分分鐘找一個賺九千就乾的,我還可以再找一個賺八千的你信不信?

資本經濟時代三:資本的賺錢邏輯

最後,無論你是幹外賣、送快遞還是擺攤,無論你是賣肉夾饃還是搞IT,你都會被拉到一個行業平均收入。因為高科技有技術含量需要學習,賺的會多一些;外賣小哥、送快遞比較辛苦,賺的比IT少一些,可是還是比打掃衛生的多一些,社會就是這樣。

前面文章講了資本時代的三類人:資源者、配置者、資本掌握者。

如何從第一種人進化到第三種人

第一步、進行資本積累

你願意打工也好,願意自己創業也好,首先要完成資本積累。

這一步最為重要,也是發揮大家想象力和實力的時候了,擺地攤、開淘寶、做網站、做APP、海外代購、開工作室、賣肉夾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話,這步就是出賣你的個人資源,就看你賣不賣得上價了。多學習,即使這不只是為了文憑。

資本經濟時代三:資本的賺錢邏輯

第二步、善用資本,用資本賺錢

怎麼用資本賺錢呢?

先舉個例子:你開了一個小飯店,每個月能賺1萬,但需要顧個廚師。如果自己當廚師,飯店每月淨賺1萬;如果僱傭一個廚師,每月花8千,飯店淨賺2千。你怎麼選擇?

如果你回答我自己當廚師,那你就是一種人,資源者。如果你回答我僱個廚師,然後自己經營飯店,再銀行貸款開第兩家、第三家,那你就是第二種人,資源的配置者。如果你回答我不僅僱了,還開了好多家,並且在商業模式成熟後,再僱了個職業經理人,每月你在國外旅遊,卻淨賺10萬,那麼恭喜你,你成了第三種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沒有成為第三種人,很好理解。他們的理念還停留在改革開放之後做買賣的,他們自己做廚師、自己的妹妹做服務員、自己的老媽管收銀,僅此而已。

所以,怎麼成為第三種人,就是一句話,“不要自己炒菜,僱一個廚師”。能用資本去賺1塊錢,比用出售自己的體力賺100塊錢更符合金融思維。

資本經濟時代三:資本的賺錢邏輯

第三步、和聰明或資本的人去合作共贏

聰明和資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點,記得,要找只有另一點的人去合作,因為他們也在等著你!

再另外,即使是具有同樣特點的人,其財富也是有差別的。同樣出賣自己勞動力或者具有同樣資本的人,其付出的腦力、體力不一樣,所獲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就是說,兩個一模一樣的打工仔或超級富二代,一個努力思考、肯付出辛苦,另一個成天打遊戲睡覺,前一類還是要比後一類財富來的快、來的多。

但還說明一點的是聰明刻苦的打工仔總要與打遊戲睡覺的超級富二代比,那就是給自己的人生添堵了。

資本經濟時代三:資本的賺錢邏輯

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窮人吃不飽、穿不暖,在神仙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哭了半響,開始埋怨道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休閒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吃苦受累?神仙問怎麼才能覺得公平呢。窮人說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的財富全部上收,統一平均分配,這樣才公平。神仙想了想,於是就把全部的財富上收,平均分配給每個人。

若干年後,資本財富開始流動。

大家猜猜若干年後的結局呢?

結局是:富人還是富人,窮人還是窮人。

總結一下,資本的思維邏輯決定了你的財富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