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大學不設成不看分數只要交學費,能不能畢業看自己的形式?

NG梟雄


高考是一個給大多數人的公平機會,並且自古以來中國就形成了擇優錄取和精英治國理政的傳統。所以古代的科舉考試和現代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都是這個思路。


慈悲大師503


這個是根據本國的國情考慮的,雖然大力發展教育沒錯,但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必不可少的建設人才以及技術工人不能少,嚴禁寬出就是為了將一部分人分流到職業技術學校或者直接進入社會。

中國受了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教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可以說是深入人心,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如果採取寬進嚴出的教育模式,不說100%至少80%的人會選擇去上大學,這樣一來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就會被無限放大。要知道中國的新式教育是從洋務運動時期才開始興起的,滿打滿算不超過170年,更有甚者經歷了列強瓜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之後,中國還經歷了文革,對於教育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從教育改革至今不過30年,中國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的遠遠無法達到讓所有人都去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

重新回到社會發展需要的問題上,即便我國的教育資源能讓所有人都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那樣的人工成本將是現在的數倍乃至數十倍,這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是致命的,要知道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飛速發展,其實離不開廉價勞動力的功勞,這些都是在國家戰略層次的決策,雖然會讓一部分人的生活不如意,但是宏觀上國家是向好發展的。

說完了好的方面,容我抱怨幾句,現如今的教育讓寒門再難出貴子,教育資源以及社會資源的傾斜,使得窮人家的孩子再與中高薪階層的孩子在同等教育條件下的競爭中也完全不佔優勢,雖然義務教育是在向窮苦孩子敞開大門,但是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單純的教育比拼了(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的人生來就在羅馬),好在現在的差距還沒有達到後天努力無法抹平,還是希望大家能通過教育完成自身的蛻變吧,泱泱中華五千年,今日之中國尚且年幼,未來由我們自己創造,少年強則國強!!!





津門波波老師


因為中國的學生基數太大了,所以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想要上的學校,而不做一定限制的話,那很快優秀的大學就人滿為患了,那這時候我們就回到了問題的起點,什麼人才可以上到優秀的大學呢?從教育的本質來看,無論怎麼樣,我們都無法將高等教育的優秀的資源以學費的高低來設限,就是誰有錢誰可以上名校,就算你真的將學生入學的門檻以此為設定的話,可是有錢的學生不一定可以承擔的起,例如核物理微生物學病毒學基因學這些學科學習的難度,所以就會造成了在這些大學,這些曾經我們很優秀的風,一流的大學,基礎學科或者一些比較高深的核心學科,沒有學生報名了。

所以大學的選拔是一定是會有分數之類的選拔標準的,否則的話,怎麼能知道入學的學生是否具備學習這個專業的能力呢?

至於學生畢業後要不要考核他呢,那肯定是要的,因為你學習的每一門課都是要看他的努力程度以及看他是否掌握的,他如果沒有掌握就不能拿到學分,不能拿到學生肯定就不能畢業。

其實同樣的道理,對於中國的高中生的優秀高中資源也是一樣的,能做中考,想去好的高中去學習,那你除了中考成績要非常好,還有各種能力外語競賽才藝等等的,原因也是同樣的,就是想要去到優秀的學校,那你的就必須出類拔萃,否則的話,你就很難在有限資源的競爭中勝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