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

《影》改編自朱蘇進的劇本《三國•荊州》,由張藝謀導演執導,講述了一個架空背景下有關替身的故事。

片中的“影子”境州從小被沛國大都督子虞囚禁於府中培養,在子虞與敵國戰將楊蒼戰敗後被子虞安排替他上戰場、入朝堂,境州在沛國主公與子虞的互相算計之中尋找生路。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影片主要為黑白灰色調,在“子虞”與小艾被主公要求夫妻合奏時,二人的衣服就有講究。

小艾為白中帶黑,“子虞”為黑中帶白。小艾一直是善良的,她對境州有情,但她自己不明白只是憐憫之情,在最後也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局。

而此時在朝堂的“子虞”是境州,他扮演的人物就是一個有陰謀、設大局的人。

主公、大臣的衣服,朝堂上的所有佈置,也都是黑白灰。整部電影都像極了一幅水墨畫,美。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影片在強調黑白灰色調的同時,也突出了紅色,在每場打鬥中都會出現的——血的顏色。

雖不是亮紅色,卻也是及其突出,具有強烈的象徵含義,向觀眾展示了電影裡所呈現的殘酷之處,是一種對生命的認知。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截圖

《影》裡面太極陰陽圖總共出現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小艾給主公的妹妹長公主算卦時用的棋盤為太極圖圖案。

第二次,子虞在密室訓練境州時腳底踩的是太極圖。

第三次小艾破解敵國楊蒼刀法時與子虞對練,腳底又出現太極圖。

而最後一次是境州作為影子代替子虞出戰楊蒼,腳底踩的是木舟上也為太極圖。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截圖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截圖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截圖

太極圖所表示的則是“陰陽輪轉”,暗示觀眾,在這裡面沒有所謂的“誰對誰錯”,每個人都有陰陽兩面性,含義深刻。

張藝謀導演在這部影片中採用了大量的隔扇、屏風等半透明的物品,並不是完全封閉的設計。

比如主公用自己寫的書法做成的屏風放在朝堂上,喜歡隔著紗觀察別人,看不透也看的透。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不難發現,主公與自己的妹妹長公主對話時,大部分是隔著一道屏風的,就連上朝的時候也是主公坐在屏風前面,長公主站在屏風後面,屏風暗示了兄妹二人之間的隔閡。

光影的設計也是別出心裁。境州與他人在都督府內打鬥,他身體的陰影映在了屏風和隔扇上,而在陰影背後,又有真實的“影子”在那兒。

這樣的設計能夠使觀眾準確的感受到每個人物之間的距離感和隔閡。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古琴、古箏和簫作為本片的主要背景音樂,有時急促有時緩慢,運用的恰到好處。

“子虞”與小艾被主公逼迫合奏的琴聲是急促的,暗示當時的氣氛的緊張。

境州在與小艾訴苦時的背景音樂是單音符,能夠感受得到境州這些年來的苦。

子虞在密室訓練境州的背景音是不斷在加強的,越來越急促,越來越高,使觀眾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

音樂的起伏大小隨著人物心理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既能暗示人物的性格,也可以表現環境氛圍。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沛國主公是電影中典型的陰陽型人物。他在朝堂上故作不正經姿態,而私下卻有自己的真正的想法和謀略,在他把箭故意射到即將走出朝堂的“子虞”的腳邊,還一直在說自己箭法不好這裡就不難看出,他早已知曉了子虞和境州的秘密,卻還在一直故作不知情。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影片裡的境州可以之為是可憐的,從小被秘密囚養,被訓練成為別人的替身,替別人做事,和自己失散多年的雙目失明的母親到最後也是陰陽兩隔。

境州與子虞在密室打鬥訓練時所出現的太極陰陽圖,境州一直站在陰魚的魚眼上,暗示了他後面的取而代之。所以在影片最後他殺死了子虞,並親手給他蓋上不起眼的下人的面具。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影》是一部武俠性質的電影,情節性與故事性強烈,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會出現大的轉折點,給觀眾一個措手不及。與張藝謀導演在早期採用了比較強烈的色彩元素的電影《英雄》《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等相比,《影》不同於它們的任何一部,它不是濃墨重彩,它是一種國畫式風格,這也是屬於一種藝術創新。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當然,影片也有不完美的方面。雖然電影的美術設計給人眼前一亮,但相比起來,臺詞就會相對的弱一點。

片中的臺詞大部分為白話,優點是白話可以讓觀有眾更直觀的感受,但缺點是缺少意境美,與環境的優美不相配。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截圖

在影片的後半段,本該緊張嚴肅的氣氛,卻因演員的臺詞和部分動作引出笑聲,氣氛營造不成功,觀眾無法入戲。

還有就是電影演員的挑選,演員演技稍有浮誇,氣場與角色不符等問題也是影片的一大遺憾。

《影》:“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電影《影》劇照

總結來說,一生謀權、只為成就大業的沛國大都督子虞,最後卻被自己親手培養的“影子”境州所殺,並給其蓋上了護衛的面具,以一個不起眼的下人的身份死去。

境州做了這麼多年子虞的影子,在最後殺死了子虞,走出大殿的那一刻,卻稱自己為沛國都督子虞。這確實是諷刺,不免讓人想起了子虞與境州的對話:

子虞:沒有真身,哪來的影子。

境州:沒有真身,也會有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