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在跟孩子一起玩的遊戲中,最暴露智商的遊戲毫無意外躲貓貓一定摘得頭魁。

小皮還是6個月的時候,偶爾一天她爸跟她玩躲貓貓,開始時還會配合音效Peek-a-Boo~,看著女兒很開心也玩的樂此不疲。

後來玩的多了,我們都覺得膩了,可她依舊笑個不停,於是我們懶癌上身,決定給自己降低標準,一臉面無表情,如鋼鐵直男般遮住放開—遮住放開—,oh no,她竟然還是一如既往的笑!我和她爸對視了一下,心裡浮出擔憂:這孩子不會是傻的吧……

好在吃吃喝喝都還算不錯,又不能扔,於是就只好這麼將就養著了,結果到了2歲多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她“智商堪憂”的另一方面,那就是捉迷藏。

因為跟她說明了多次遊戲規則後,她的躲法依舊是這樣的,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這也算是很努力在藏了,身高不夠,動作來湊。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擔憂的不行的我們趕緊去諮詢了身邊同齡孩子的爸媽,結果還發現了一位靈魂極捉迷藏“大師”——“如花”小姐,把我們笑出了豬叫聲。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除了躲藏地的選擇腦洞清奇,很多家長還發現了孩子另一個捉迷藏的騷操作:家長背過身數到十,提醒一聲:藏好了嗎/你在哪呢/我來咯。結果孩子大吼一聲:我藏好了/我在這!

家長石化了……娃肯定不知道什麼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捉迷藏都是種什麼奇葩遊戲,這麼暴露智商孩子還樂此不疲

《北鼻的異想世界》中有這樣一個研究:我們是如何與他人建立聯繫的,早期的互動交流是如何塑造大腦的,嬰兒和成人之間聯繫的紐帶是什麼?

結果發現就一個字,那就是“笑”。

怎麼逗孩子笑呢?心理學家Casper Addyman進行了一個大規模的超過300個嬰兒的笑聲研究,結果發現在5種不同的遊戲中(撕紙、毛巾塞嘴巴、杯子放頭上、動物玩偶放頭上、躲貓貓),躲貓貓是最能逗孩子笑的。

京都大學研究生院理學研究系人類進化論研究室的島田將喜也表示:古往今來,無論是中國的還是日本、歐洲等世界其他地區的孩子們,幾乎都是無一例外的喜歡玩躲貓貓遊戲。

而躲貓貓屬於捉迷藏遊戲的一種,相比來說躲貓貓更溫和,也更適合更年幼的孩子,但隨著孩子長大,肢體運動能力發展,更刺激的追逐、尋找遊戲捉迷藏玩法就這樣誕生了。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很多老母親不禁又納悶了,為啥孩子在玩捉迷藏時會表現出這種神操作?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皮亞傑先生關於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了。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孩子從出生到15歲的智力認知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感知運動智力"、"前運算思維"、"具體運算思維"以及"形式運算思維"。

2-6的孩子正好處於”前運算思維“階段,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階段的孩子多是以自我為中心,不管是看到的、還是在經驗、感受方面,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以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他們還只處於“有意圖的分析方式”起始階段,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沒有能力去推測別人的行為。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為了驗證這一點,皮亞傑做了一個著名的“三山實驗”,就是在一個桌面上擺上3座高低、大小、顏色都不相同的假山模型,然後讓孩子分別從四個角度進行觀察,後來在孩子的對面放了一個布娃娃,再將四個不同角度所拍攝的照片給孩子選擇,指出哪副是自己看到的,哪副是布娃娃看到的。

結果發現6歲內的孩子都選擇了自己視角內的照片,並認為娃娃看到的與自己是相同的,而6歲後的孩子,則能正確找到對方位置上相對應的照片。

這也就很好解釋了孩子為什麼總是用“一葉障目”的方式來捉迷藏,因為在他的認知裡“我看不到你,你也就看不到我”,多麼單純可愛的孩子啊。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儘管如此,多數家長也依舊願意配合孩子,不為炫耀自己的演技,只因捉迷藏真的是一個“寶藏”遊戲。

一、能幫助孩子認識“物體的永恆性”

0-6個月的時候,躲貓貓遊戲會讓孩子對媽媽消失的臉再度出現感到有趣,當媽媽表現出不同的表情時,會讓寶寶產生“新興敏感性”,對於關注到不同的、新鮮的地方感到興奮,從而發笑;而當媽媽總是露出相同表情時,則會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他們同樣喜歡。

6個月以上的孩子,通過不斷的躲貓貓遊戲,會認識到消失的東西其實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暫時不見了而已,從而認識到“物體的永恆性”

當孩子再大一點時,更刺激的捉迷藏遊戲更能讓孩子感受到,即使事物暫時消失,但實際上都還是存在的,也使得孩子更有自信心和掌控感。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二、能緩解“分離焦慮”

有這樣一個“客體永存性”實驗,對於我們成人來說當把一個球放在木板後以後,只要沒人動過,那麼這個球就一直在那裡。

但對於孩子來說卻並非如此,一歲以內的孩子多數不能準確理解一個物體被遮住後是否還存在,多數會感到焦慮,或直接轉移目標去玩別的。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分離焦慮會在10個月-1歲半時達到頂峰,在1歲半到2歲逐漸消失。但是孩子在3歲去上幼兒園時,孩子又會變得特別黏媽媽。

而美國兒科學和哥斯達黎加心理專家布蘭科則建議,和孩子玩捉迷藏遊戲,能有效幫助孩子適應和父母的分離

因為通過不斷的捉迷藏(也包括躲貓貓),孩子會逐漸明白一個事物被遮住/消失了,但都還是存在的,而上幼兒園,只是一個跟媽媽分開時間長一點的捉迷藏遊戲而已,媽媽終究是會回到身邊的。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三、提高孩子認知水平

《“捉迷藏”遊戲對兒童發展價值的探析》中說:捉迷藏的時候要求耳尖目明、奔跑及時,還要足智多謀、想法巧妙,還能和父母進行互動配合。所以捉迷藏不僅帶給孩子快樂,還有利於身體健康、提高認知、緩解焦慮。

捉迷藏時,孩子會逐漸通過家長的行為來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 比如當有腳步聲響起時,說明有人在接近,
  • 比如當某一處有聲響時,說明是因為有東西在使它產生動靜,
  • 比如藏在狹小的空間時,需要使用怎樣的一個姿勢,

通過不斷的遊戲,不僅能提升孩子對空間和方位的認識,還能讓孩子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逐漸建立起行為的因果關係,提升心理理論水平。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如何階梯式跟孩子正確玩捉迷藏

0-12個月:遮住—打開

也就是躲貓貓的最原始版本,比如媽媽用雙手將臉遮住,再“Boo”一聲打開,與寶寶對視,除了手,還可以用毛巾、手帕、衣服什麼的遮住再打開。

隨著寶寶看膩了同一張臉,家長可以更換使用不同的玩具,也是用手或者毛巾之類的遮住、再打開,然後發出“咦~”的一聲。

寶寶都是會從開始的愣住,到後面不可置信,再會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欣喜感,非常開心。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12-24個月:遮住—寶寶自己找

將玩具用一塊布遮住,然後留下一點小線索,比如毛巾隆起,玩具露出一角,發出一點聲音,然後問寶寶:玩具怎麼不見了,跑哪裡去了?

如果孩子一臉茫然,家長可以進行引導,孩子一定會從難以置信到欣喜若狂。

慢慢的孩子就會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帶家長去尋找,然後一把掀開遮蓋物,滿滿的成就感。

當孩子對這遊戲熟能生巧時,家長就可以“變魔術”了,當然不是大師級別的,而是在寶寶面前抓住一個玩具,然後狂魔亂舞一番,給寶寶猜玩具在哪。

除了可以透露線索,家長還可以裝模作樣的讓寶寶“吹一下”,然後再把玩具展現出來。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2歲以上:角逐性捉迷藏

  • 家長藏的時候

要根據孩子的耐性和特性,找準時機透露線索讓孩子順利找到,讓孩子能在預期中得到滿足,心情更愉悅,也能讓孩子更自信和有掌控感。

  • 孩子藏的時候

要謹遵“不嘲諷、不糾正”原則,要知道孩子玩捉迷藏遊戲的初衷是為了尋找樂趣,而認知水平的發展受限,讓孩子是無法理解家長的思想和解說的,既然如此,又何苦苦口婆心的強行灌輸呢。

強行讓孩子接受家長的建議,不僅會失了樂趣,還會讓孩子自信心受挫,變得不知所措,畏手畏腳。

家長只需要努力配合孩子演戲就好,儘量麻痺自己:我看不見我看不見,然後努力尋找孩子,最終假裝欣喜的叫一句:原來你在這啊。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捉迷藏扮“如花”,如此暴露智商的遊戲娃為何愛玩,背後原因笑岔

在捉迷藏過程中,家長也並不需要一味的迎合孩子,偶爾也可以“不動聲色“的給孩子一點小提示,比如“我聽到哪裡發出聲音了,是不是寶貝發出來的呢?”“我好像看到你的腳啦”等等,讓孩子在下次捉迷藏中,能有所警醒,更加精進。

當然,家長也一定要把遊戲規則給孩子講解明白,比如高高的窗臺、封閉而危險的空間、出門後等,是不適合玩捉迷藏的,以免樂極生悲。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一枚,職場媽媽,帶娃碼字

——多平臺優質原創作者,會點孕產,懂點育兒,更專注教育

——孕育、帶娃是當媽一生的事業,關注我,一起更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