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基本查明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助推區域清潔供暖

來源於《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

摘要:通過京津冀淺層地熱能調查工作,完成了區域淺層地熱能參數全面統計分析,基本查明京津冀平原區與主要山間盆地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評價了區內不同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方式、適宜性與資源潛力,為推動京津冀地區清潔能源供暖具有重要意義。

1.項目概況

為貫徹落實關於“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效緩解京津冀地區霧霾嚴重局面,支撐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啟動“京津石地熱資源調查”項目,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承擔。項目週期為2016—2018年。以京津冀全境為工作區,開展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評價。初步查明瞭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資源賦存條件;劃分了不同換熱方式適宜性分區;評價了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潛力,為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轉型、綠色能源發展等相關問題提供可靠的基礎支撐和服務。

2.成果簡介

(1)基本查明瞭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資源賦存特徵與潛力,為冬季供暖提供清潔能源新途徑。系統分析了京津冀地區第四系地質結構特徵、水文地質條件、淺層地溫場特徵、岩土體熱物性特徵、地層熱響應特徵及環境地質條件。初步完成了區域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潛力與節能減排效果評價,京津冀地區不同熱泵類型的換熱功率與可供暖/製冷面積(表1)。地源熱泵系統夏季可製冷面積43.4億m2,冬季可供暖面積37.1億m2。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9m2。合理利用京津冀地區的淺層地熱能資源,有望解決約1億人的供暖、製冷問題。同時,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資源每年可開採量摺合標準煤8681.09萬t,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5.4萬t,氮氧化物排放量37.19萬t,二氧化碳排放量14793.19萬t,節能減排潛力巨大,為京津冀區域冬季清潔能源供暖提供新方式。

表1 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潛力評價

已基本查明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助推區域清潔供暖

(2)完成了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適宜性分區,支撐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的制定。劃分了京津冀地區不同換熱方式的適宜性分區,影響地下水源熱泵及地埋管熱泵適宜性的主要指標如圖1和圖3所示。

已基本查明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助推區域清潔供暖

圖1 地下水源熱泵適宜性分區評價結構圖

地下水源熱泵適宜性分區結果:山間盆地大部分地區富水性好,含水層巖性以卵礫石為主,為適宜性好區。平原區適宜性變化較大(圖2),其中山前平原富水性好,為適宜性好區,包括唐山、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市西部以及北京市永定河、拒馬河等區域;中部平原西部和北部富水性較好,為適宜性中區,包括廊坊西北部、唐山南部、保定東部、石家莊東南部、衡水西北以及邢臺邯鄲的部分地區;中部平原東部和濱海平原,富水性較差,為適宜性差區,包括廊坊、衡水、滄州 東部、唐山南部、邢臺東部、邯鄲東部及天津中部靜海、漢沽、塘沽、武清等區域。

已基本查明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助推區域清潔供暖

圖2 京津冀平原區地下水源熱泵適宜性分區圖

已基本查明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助推區域清潔供暖

圖3 地埋管熱泵適宜性分區評價結構圖

地埋管熱泵適宜性分區結果:山間盆地大部分地區第四系厚度小,較不適宜地埋管熱泵的施工,為適宜性差區。平原區適宜性變化較大,適宜性好區分佈在中部平原及濱海平原,包括廊坊、衡水、滄州、唐山、邢臺邯鄲東部、北京平原區各個衝洪積扇下部及天津市薊縣山區東部、東麗區、濱海區東部;適宜性中區分佈在山前平原,包括天津南部地區、北京衝洪積平原區;適宜性差區分佈在山前平原,地層結構單一,不適於地埋管施工,包括張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島、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的山區部分、北京衝洪積扇頂部地區及天津武清、濱海新區南部等地區。

(3)提出淺層地熱能在京津冀城鄉分散式供暖建議,推進河北省“冬季清潔”供暖示範。結合新農村建設需求,劃分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尤其針對地熱資源一般的縣市區的傳統農村,對地熱資源的需求主要為分散供暖、種植、養殖及旅遊開發。這些地區人口分散,水熱型地熱資源較少,開發利用條件較差,可大力推廣淺層地熱能作為分散式供暖的能源。本成果還在推進河北省石家莊市、衡水市、保定市、張家口市及承德市等“冬季清潔”供暖示範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3.成果意義

京津冀地區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與潛力評價,可為區域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提供基礎依據。該成果查明瞭區域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支撐了京津冀地區新農村建設;進行了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適宜性區劃,為淺層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提供技術支撐;初步完成了淺層地熱能資源潛力評價,為北方地區冬季供暖示範工程建設提供依據。本成果有利地推動了區域清潔能源高效發展,對提高區域供暖效率,促進節能減排,緩解霧霾汙染,提升能源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原若溪 劉峰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