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海市紀委祕書長揭祕落馬官員十大腐敗心理

原上海市紀委秘書長揭秘落馬官員十大腐敗心理

原上海市紀委秘書長、《落馬貪官的腐敗心理——腐敗心理學研究》作者劉紀舟 資料圖


我們圍繞案例和腐敗分子的腐敗心理來設計制度還不夠,往往從理想化的要求方面著筆,而不是從腐敗分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制度的設計


前不久,筆者遇到了多年未見、雖已退休但仍潛心研究反腐廉政理論的原上海市紀委秘書長劉紀舟同志,他送給我一本大作《落馬貪官的腐敗心理——腐敗心理學研究》。


原上海市紀委秘書長揭秘落馬官員十大腐敗心理

《落馬貪官的腐敗心理——腐敗心理學研究》書封


紀舟同志辦過不少大案要案,多次立功受獎。我深知他的書與一般學院派著者有所不同,即:所有觀點都來源於一個個案例。


由於篇幅限制,我僅就書中提出的貪官的十大腐敗心理作一簡評,不引書中案例,補充一些當下相關的民間諺語俗語。這些民間諺語俗語雖然不無偏激,但或許“片面的深刻”比“膚淺的全面”更有益於人們的思考。


弄權心理。其表現主要是:第一,濫用人事權。其最大特徵是買官賣官。如同老百姓諷刺的:“生命在於運動,提升在於行動;不跑不送,聽天由命;光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要想富,動幹部”“花錢有官做,做官有錢花”。


第二,濫用司法權。少數在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工作的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搞錢權交易。老百姓批評個別地方“一等警察交警隊, 站在馬路吃社會 ,二等警察刑警隊,本身就是黑社會,三等警察巡警隊,趕走嫖客他來睡,四等警察治安隊,吃喝嫖賭全都會,五等警察保安隊,幫著小偷偷單位。”不過,這類警察在我國警察隊伍中屬於極少數。再如:“大簷帽,兩頭翹,吃了原告吃被告。”


第三,濫用行政執法權。這一點集中在工商執法、稅務稽查、城管、審計、環衛等領域。


第四,濫用行政審批權。把手中的審批權作為個人牟利的工具。如:“財政是爹,銀行是娘,工商稅務兩條狼,電老虎,水閻王。”


第五,濫用審計權。在日常審計執法中,經常要行使自由裁量權。個別人員在私利驅動下濫用這一權力。


第六,濫用財權。這一點在掌握“收、支、監、管”四項大權的財政局表現突出,一些腐敗分子認為“你找我要錢,得先給我送錢”。


第七,濫用領導幹部“身邊權”。即:利用在領導身邊生活、工作的機會,獲取不正當利益,如“夫人腐敗”“子女腐敗”“秘書腐敗”“司機腐敗”,即是其表現。


第八,濫用企業經營權。這一點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一把手”身上。


貪慾心理。其主要表現為“三貪”,即:貪錢、貪權、貪色。


貪錢是貪慾心理的核心。老百姓諷刺說:“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歪門邪道好辦事,正兒八經難辦事,送上禮物辦小事,送上錢財辦大事,送上女人辦難事”“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買高官做”“做官最喜逢節年,每逢節日增財源。大小紅包接到手,眼望鈔票夢也甜”。


關於貪權,老百姓借用《陋室銘》的形式諷刺一些人說:“才不在高,在官就行。學不在深,在權則靈。斯是衙門,唯我獨尊。前有吹鼓手,後有馬屁精。談笑有心腹,往來無小兵。可以搞特權,結幫親。無批評之刺耳,唯頌揚之諧音。青雲能直上,隨風顯精神。群眾曰:‘臭哉此人!’”


關於貪色,老百姓諷刺一些人說:“送上美女主動辦,送上錢財推著辦,無錢無女靠邊站”“上午輪子轉(兜風),中午盤子轉(吃喝),下午骰子轉(賭博),晚上裙子轉(好色)”。


原上海市紀委秘書長揭秘落馬官員十大腐敗心理


享樂心理。其主要表現是:第一,在公務用車、辦公用車、個人住房、秘書配備、公務消費等方面,鋪張浪費、消耗公款。


第二,打著“職務消費”的旗號,高消費、高享受。持這種心理的官員以央企、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黨員幹部為多。


第三,鑽制度空子,虛開發票,揮霍公款搞享受。老百姓諷刺這類幹部是九個“一”幹部:“一請就到,一喝就冒,一捧就笑,一給就要,一苦就叫,一勸就躁,一批就跳,一撤就告,一查就倒。”


失衡心理。其表現為:慾望膨脹,得不到滿足,導致心理失衡。例如,覺得付出多,獲得少;覺得官應升而升不上去;怕退休後生活質量下降;與富人攀比不順心;國企領導人為生活質量不如私企老闆;少數法官與律師比產生失衡心理。


僥倖心理。持有這種心理的官員,明知自己的行為觸犯法律,日後將會收到嚴厲制裁,但仍寄希望於自己的行為不被發現。有的人相信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組織不知,群眾不知”。這種心理狀態下的黨員幹部,常常在拿與不拿,做與不做中進行心理博弈。


原上海市紀委秘書長揭秘落馬官員十大腐敗心理


規避心理。其主要表現是:第一,有的官員在受賄的同時,以“拒”和“退”為擋箭牌,規避將來被查處的後果。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原區委書記韓希鵬說:為了自己的行為不被發現,也為了“自我保護”,在收錢問題上採取了“四不收”原則:一是領導交辦的事情不收;二是兩個人一起來送的不收;三是不能辦、不願辦的事情不收;四是辦不成的事情不收。


第二,有的官員通過轉賬、洗錢手段實施規避。


第三,有的官員用“打借條”的方法斂財,規避事發後的懲處。


第四,有的黨政幹部通過在企業兼職、投資入股的規避手段運作資金,從中貪汙受賄。


第五,有的黨員幹部通過身份造假的手段實施違紀違法行為。


第六,有的黨員幹部通過與中介組織的渠道,達到斂財的目的。


無所謂心理,即:“不在乎”。這一心理源於對學習的短缺,往往不知道政策、制度的規定,從而產生對自己行為正確與否的錯誤判斷。所以,老百姓諷刺這些人說:“人什麼時候最糊塗?春風得意時,得權專橫時,來錢容易時,想佔便宜時。”“人什麼時候最清楚?什麼時候是最清楚的?天災降臨後,東窗事發後,重病纏身後,遭受重挫後,退休閒暇後。”


從眾心理,即:從眾擺闊。一個腐敗分子提出自己的“四項基本原則”:非名貴品基本不用,非名牌車基本不開,非高級酒店基本不進,非名牌衣服基本不穿。


期權心理,即 :官員在位時利用權力的影響,為他人和單位謀取非法利益,在一段時間後(離職或離退休後)再進行利益的兌現。


“造福子孫”心理。有這種心理的腐敗分子深受中國封建傳統文化糟粕的影響,產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父蔭子繼,天經地義”“唯有兒孫忘不了”的強烈心理,為此不擇手段地貪汙受賄。

原上海市紀委秘書長揭秘落馬官員十大腐敗心理


紀舟概括的上述十大心理,在他的書中所舉的眾多案例中都有充分的體現。我覺得,他的這一概括有如下兩大意義:


第一,推進反腐制度設計的可操作性。人們普遍認為,我們的反腐制度很多,但有一些缺乏可操作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圍繞案例和腐敗分子的腐敗心理來設計制度還不夠,往往從理想化的要求方面著筆,而不是從腐敗分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制度的設計。


這種制度的設計,無非是要從腐敗主體、客體、腐敗分子的主觀心態和客觀行為四個方面加以規定。紀舟從眾多案例中歸納出十大腐敗心理,既可為制度設計提供素材,又可為執紀時對腐敗分子的主觀心態予以類型化分析。


第二,推進幹部廉政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古今中外廉政建設的經驗,無非就是四句話:使人不敢貪(即:重典懲貪,如朱元璋對貪汙犯“剝皮實草”);使人不能貪(即:制度防貪,讓人沒有縫子可鑽);使人不用貪(即:以俸養廉,讓官員過比較體面的生活);使人不想貪(即:教育防貪,提高官員思想覺悟)。


這四句話最後落腳到對幹部的思想教育上,說明教育防貪的重要性,但目前的廉政教育工作往往不是剖析腐敗分子的腐敗心理,進而警醒世人。歷史早已告訴人們,反面教員的作用與榜樣的示範作用是同樣重要的。悲劇往往比喜劇更有力量,這是美學的一個基本常識。


來源:法治週末報(文 | 郝鐵川)

平臺:廣東檢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