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下個星期五,就過年了!

是不是猝不及防?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不知何時起

你也開始感嘆

“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

或許,原因就在於我們的“隨便”

隨便吃什麼,隨便幹什麼

隨便拜訪誰,隨便到最後

甚至發現過年都可以省略...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年味是怎麼慢慢消失的?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其實,年還是那個年,變得是人心

小時候,媽媽為你提前買好的新衣裳,你能興奮雀躍地穿到正月十五;現在,新衣服早早就穿上了身,大家不再“延遲滿足”留到年初一。

過去,寫春聯、貼春聯就是儀式感本身;現在,換個頭像和朋友圈封面就是過年了。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年少時,你總愛和小夥伴們較勁,比誰的鞭炮更響;長大後,哥幾個聚在一起,比的都是誰賺的更多、混的更好。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單純,年變複雜了,所以年味就被沖淡了


過去的家族大合照,拍完還不夠,還會洗出來掛牆上;現在,大家都全國各地求學工作,可以合影的機會越來越少。


每年會熬夜守歲的你,現在發完零點的朋友圈就躺平了。畢竟,拿什麼開玩笑,都不能拿髮際線開玩笑。因為難得放假,大家年初一起床的時間也越來越晚。


物質的豐富,讓我們漸漸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飯帶來的喜悅感。到最後連對過年的期許都精簡掉了,我們才覺得丟失了什麼...

儀式感,就是幸福本身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可能不需要繁文縟節、大費周章。也許只是那一點小心思、小用心,如同咖啡裡的一點糖,就能給孩子、給自己一個更有色彩的新年——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比如,讓小孩幫忙一起熱熱鬧鬧炸芋圓、炸南瓜圓、饊子、煎圓…製作臘腸、臘肉、臘魚,而不是上街購買。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

比如堅持“點歲火”,過年時讓每個房間都留一盞燈,燈火通明地過新年。


比如養成習慣,每年拍一張全家福並沖洗出來,放在相冊裡記錄歲月流淌的痕跡。


過年時

你家還在堅持的儀式感

有哪些呢?

自家釀酒、初一早上吃素

過年不能掃地

禁講粗話惡語

......


來分享一下你的新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