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研製需要多長時間呢?

在想要了解疫苗從研發到接種需要多長時間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疫苗的種類和疫苗研發過程吧。

  • 疫苗的種類

1、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 inactivated vaccine)是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將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殺死,使其失去傳染性,而保留抗原性而成,又稱死疫苗。

例如:百日咳、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狂犬病、甲型肝炎、鼠疫、流感、脊髓灰質炎(salk)等疫苗。

疫苗研製需要多長時間呢?

◎甲型肝炎純化滅活疫苗

2、減毒活疫苗

減毒活疫苗( live-attenuated vaccine)是用人工誘變或從自然界篩選出的毒力高度降低或無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製成的疫苗。又稱弱毒疫苗。

例如: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糖丸)、乙型腦炎、甲型肝炎、風疹疫苗、腮腺炎等疫苗。

疫苗研製需要多長時間呢?

◎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

疫苗研製需要多長時間呢?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

3、亞單位疫苗

亞單位疫苗( subunit vaccine)是既保留病原體中有效誘導免疫應答的成分(蛋白或表面抗原),又去除了其無效或有害成份的化學純品疫苗。這類疫苗不是完整的病原體,是病原體的一部分物質,故稱為亞單位疫苗。

例如: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腦膜炎球菌莢膜多糖、乙型肝炎 HBsAg(基因工程疫苗)、人乳頭瘤病毒。

疫苗研製需要多長時間呢?

◎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四價:預防四種流感病毒的疫苗)

4、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 nucleotide vaccine)又稱DNA疫苗( DNA vaccine),是將一種或多種目的抗原的編碼基因克隆到真核質粒表達載體上;再將重組質粒直接注入到體內,在宿主細胞內表達目的蛋白,誘發特異性免疫應答。

目前進入臨床試驗的核酸疫苗有 HⅣ DNA疫苗和瘧疾 DNA 疫苗。

  • 疫苗的研發過程

1、確定疫苗的有效組分

2、建立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

建立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是最重要的一步,這一步意味著疫苗的研發能否成功。

3、完成一系列實驗獲得足夠數據以申請開始臨床實驗

4、在動物模型上先評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5、在人體上做一、二、三期臨床實驗

這一步時間最長,疫苗通常需要8到10年的時間進行實驗,有些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這一步是檢測疫苗在人體內是否安全有效。(有些病毒致病後潛伏期較長)

6、上市審批

7、生產檢驗

生產檢驗是研發疫苗的又一個困難,大量的生產和檢驗包括著方方面面的問題。

由此看來,研製疫苗不是一件短期和容易的事情。不過由於我國科技快速發展和擁有優秀研發團隊,我國新冠肺炎疫苗研製位於世界前沿,我相信新冠肺炎疫苗很快可以用於臨床。


在文章結束之前再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疫苗的小故事。

疫苗研製需要多長時間呢?


1955年,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在江蘇南通爆發,全市1680人突然癱瘓,大多為兒童,466人死亡,隨後迅速蔓延,全國多處爆發疫情,全國一片恐慌。

1957年,在蘇聯學習過病毒學的顧方舟院士臨危受命。顧方舟研究小組首先從北京、上海、天津、青島等地的患者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併成功定型。

1959年,顧方舟院士受命前往蘇聯學習研製疫苗的方法,正巧趕上了國際脊灰大會的召開。當時只有兩種疫苗選擇,一種是暫時性免疫的美國死疫苗,一種是永久性免疫的蘇聯活疫苗,但是蘇聯活疫苗沒有經過安全性檢驗。所以當時顧方舟院士做出了自己研製的決定。

1960年,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成功。但還需要在人體上做實驗,顧方舟院士冒著可能癱瘓的危險喝下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經過觀察,顧方舟院士並沒有發病,但脊髓灰質炎疫苗是用於兒童身上,而大人的免疫力比較強,所以還需要在兒童身上試驗。顧方舟院士當時趁著妻子不在家,喂自己的兒子喝下脊髓灰質炎疫苗,其他的研發人員看見了,也把自己的孩子抱出來試驗。經過半個月的觀察,孩子們都沒有發病,疫苗研製成功。

當時由於脊髓灰質炎疫苗需要低溫保藏,並且容易失活,難以運輸到農村地區,所以顧方舟院士將液體疫苗改良為現在的糖丸。

疫苗研製需要多長時間呢?

◎2000年,“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

這篇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祝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生活愉快。我會定時發佈一些科普小文章,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我哦。

如有侵權或錯誤,請聯繫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