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任財險18.45億增資獲批 推數字化轉型成效待考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4月20日,國任財險發佈公告稱,其已經取得中國銀保監會關於變更註冊資本的批覆,核准國任保險註冊資本從30億元增加至40.07億元。

對於增資用途,國任財險曾表示,將用於提升公司自身能力建設,服務新增業務和傳統業務轉型等方面。其中,預計將累計投入10億元左右提升技術能力,包括科技隊伍建設、基礎系統建設、業務中臺建設、數據平臺建設等。另外,在建立業務核心競爭力方面預計新增投入5億元左右,其餘4億元則將作為資本金佔用。

公開資料顯示,國任財險前身為信達財險,是2009年8月在北京成立的一家全國性保險公司,註冊資本金30億元,此前由中國財政部直接控股的四大不良資產管理處置公司之一——中國信達,及其全資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各持股20%,北京市東城區國資委所轄全資子公司——北京東方信達資產經營總公司持股20%。2017年12月,更名為國任財險。

本報記者注意到,由於不參與此次增資,此前位列公司第三大股東的中國信達退居第四;而北京東方信達資產則與中國鐵建並列第五大股東。

從經營狀況來看,國任財險成立11年以來,該公司保費收入一直停滯不前,近兩年的保費收入一直在30多億徘徊,淨利潤也一直不太樂觀。根據該公司歷年年報數據,2009年至2012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2億元、-1.1億元、-2.4億元、-3.7億元。期間2013年至2015年則連續三年實現盈利,淨利潤分別為305.2萬元、2135.1萬元和2328.0萬元。2016年至2018年再次陷入虧損,淨利潤分別為-2.3億元、-2.7億元、-1.71億元,十年累計虧損逾15億元。

好在2019年稍有好轉,去年國任財險扭虧為盈,保費收入47.94億元,淨利潤1531萬元。

不過,國任財險主要保費收入來源於車險業務,2010-2018年以來,國任財險車險業務保費佔比一直在80%左右。隨著車險業務的擴大,承保虧損也在放大。2017年達到承保虧損峰值,當年車險業務保費佔比達83.7%,而承保虧損3.4億元。2018年,車險業務保費佔比有所回落,為80.6%,承保虧損也縮減至2.6億元。

有業內資深專家表示,車險虧損不僅與其內部成本高、效率低的粗放式發展有關,也與外部愈演愈烈的競爭環境有關。

一位險企高管告訴本報記者:“相對大的公司實力更強,中小險企費用方面投入更大,並且由於品牌較小、市場認可度較低,需要投入的如宣傳、市場擴展等費用就更多。”

他還坦言:“現階段車險產品太單一,很容易被比較,所以現在價格競爭、手續費競爭就比較激烈,小公司在現在這個狀態下,必須找到一個創新的突破口,才有可能獲得一席之地。”

而對於國任財險轉型的突破口,從該公司此次增資款用途可以窺探一二。“數字化”轉型,是國任財險在推進增資擴股過程中釋放的重要信號。

此前,國任財險表示擬通過增資引入的技術類支持戰略投資者,即需要擁有較強的數據對接、系統開發、流程管理、風控指標管理能力;產業類戰略投資者歸屬為互聯網金融企業,需擁有智能金融產品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具備創新發展能力,以及金融科技相關資質。

去年3月,國任財險還與橫琴人壽、法智金集團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在科技保險產品創新開發、科技企業行業研究、投資資管等方面開展合作,以“科技保險、保險科技”為驅動,推進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的保險產品開發與創新,加速“數字化”。

一位保險業資深人士表示:“近年來不少行業主體都在探索數字化保險平臺的實踐與應用,賦能保險市場新生態。”據其介紹,“數字化”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客戶的數字化體驗,包括數字化的營銷、數字化的客戶體驗、對客戶的數字化畫像;另一類則是通過數字化運營手段、數字化風控、運營體系數據來實現的。

不過該資深人士也提醒到:“未能建立適應自身發展階段的數字化組織架構,數字化領導團隊的缺位,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企業數字化文化薄弱,均是需要引起警惕的問題。”

“良好的數字化轉型改革可以給公司帶來規模與效益方面的突破性發展,但前提條件是需要有良好的規劃及執行落地。”該人士補充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