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戒掉晚上刷手機不早睡的惡習,可是一直沒有戒掉,應該怎麼辦呢?

用戶1856413686635



我接下來說的方法,可能會戳中你的內心痛點,多少引起不適。但它能讓你做出改變,真正地放下手機,更高效率地投入學習和工作。

不誇張,我就是靠這些方法,成功從一個每天打遊戲睡懶覺度日,手機從不離身的廢材,轉變為靠自己在大學裡做出50萬的項目,實習期簽約多家雜誌社,畢業1年創辦公司。答應我,死死堅持住,把它看完,並實踐。

不廢話了,直接上乾貨!

方法1:極致反向思維戒斷法

首先,挑選一個合適的日子,放下手頭一切事情。除了吃喝拉撒,就一個勁地躺在床上玩手機,坐著也行。

接著,把沒追完的電視劇、綜藝全部煲完 時刻關注朋友圈小紅點,爭做點贊狂魔 打開王者榮耀,今天一定要打上榮耀段位 看看抖音關注的女神又發了什麼,笑成傻逼 逛逛淘寶,冬天來了,又到剁手的時候了 差點忘了,每天20分鐘打卡背單詞,哇,我老自覺了

好像該做的都做了,卻放不下手機,時不時要拿起來看一下。哦,沒消息,關閉;再打開,沒消息,關閉;打開,關閉...

直到你媽喊你吃晚飯:“玩手機能飽是不是,還吃不吃飯了?!”

你恍然大悟,一天就這麼過去了。玩了一天手機,頭昏、眼花,內心還極度空虛,“這TM不是我在玩手機,是手機在玩我啊!”

可不是嘛,手機被創造出來,就是為了迎合人類需求的,各種APP更是如此,它們給我們營造了多少甜蜜的假象啊。

我們卻總以為,自己的意志力足夠強大,能與其背後團隊精心設計出來的機制抗衡。就連那個曾經罵我老是玩手機的媽媽,也在換了智能手機之後沉迷其中。

既然正向手段無法阻止我們玩手機,那就從反向手段著手。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得到的甜蜜假象,其背後的真相都是什麼:

接受了過多的信息,無法甄別篩選,造成信息過載、思維混亂; 以為有監控模式,卻在刷了半個小時短視頻後,退出,再點進APP刷半個小時; 為了遊戲裡的勳章、稱號,熬了多少個深夜,玩出了多少熊貓眼; 每天看似努力的學習打卡,其實只得到了碎片化的知識,並沒有學到精髓。

而這一切後果,正在不斷地給我們輸送各種消極情緒:

  • 吸收過多信息帶來的負荷感
  • 長時間玩手機帶來的愧疚感
  • 浪費時間、一事無成的空虛感
  • 自控力不足帶來的挫敗感

這些消極情緒,不會形成所謂的動力,只會促成一個更消極的心態,造成惡性循環:學習提不起勁,工作太費力,玩手機來逃避,變得更差勁。

看到這,你還覺得手機香嗎?它必須不香啊。

人總是趨向於更簡單的快樂,選擇逃避真相,把那些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很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一拖再拖。

能看到這裡的人都是願意深度思考的優秀者,如果上面內容對你有啟發,我想請你幫忙點個贊。

另外,即使我現在正在寫不玩手機寶典,依然覺得,能盡情玩手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只是不停加重心裡對手機的厭惡感,並不能根治愛玩手機的毛病,介入一定外界手法,才可真正放下手機去學習。

以下,是我用三年血淚史總結出來的方法,一定可以幫到你

方法2:持續且大量的閱讀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學習方式,還能降低你的刺激閾值,增強你對於手機裡面的時間黑洞應用的抵抗力,當你能剋制自己享受的慾望,沉下心來閱讀,這對你的人生成長是很有意義的。

所以我經常給身邊的朋友一個建議:要大量閱讀,持續閱讀。

我剛上大學時,就是個廢材,每天打遊戲睡懶覺度日,後來終於想明白自己要什麼,開始大量閱讀,持續閱讀,6年下來,看了接近500本(有的書會精看,有的不適合自己的書,就挑幾頁對自己有幫助的看)。

通過理解、實踐書中的方法和理念,讓我在大學做出50萬的項目,到實習期簽約多家雜誌社,畢業1年創辦了公司,回過頭來,很感謝這些書中實用生動的案例、高維度的認知,真的幫助我解決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實際問題。

我也經常遇到想養成閱讀習慣,卻不知道先看什麼書好的讀者,所以,我從自己看過的全部書中,挑出來最好的,整理成了一份書單,你有需要的話,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鐵木君,我把這份優質私人人生必讀書單分享給你。

另外,讀書是循序漸進的,你讀一本書不一定會改變什麼,但當你讀100本、300本,就一定會產生巨大的改變,而且,當你的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為了某種目的時,你會悟到,什麼是撥開雲霧見青天。

方法3:特定場景隔斷法

Tips:當我們用物理手法,遠離手機時,如果需要查閱資料,把問題都記錄下來,彙總起來查。記錄問題時,有助於我們再理清一遍思路,確認自己是哪個部分不理解,會讓我們更有針對性地查閱資料。把查到的資料,記錄到問題下面,也可方便後期複習鞏固。

回想一下,除了睡覺,我們什麼時候會自覺不玩手機。

就是大腦默認我們不能玩手機的時候:

  • 看電影、聽音樂劇一般不玩手機;
  • 進入考場的考生,手機被收了就不能玩手機;
  • 照顧孩子的媽媽,根本無暇玩手機。

我們逐一來分析下這幾個場景。

  • 場景一:看電影、聽音樂會不玩手機,有如下原因。

a.不想影響他人

b.不想錯過內容

人們的行為會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從眾效應。當身處黑暗的電影院/音樂廳中時,大家都專注在劇情和音樂上,我們亮起的手機屏幕,就是一種反社會行為,對別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干擾。

因此,我們給自己營造一個適合學習的氛圍,讓大腦默認處於一個學習的環境,則會幫助我們更快融入。

沒有什麼東西,會比“放得近的東西”,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更大。只要看到手機在我眼前,我就想拿起來玩;只要有零食在我旁邊,我就會拿起來吃。

所以,我們要收拾好桌面,除了必要的書籍及學習用品,其他物品一概不能出現在視線範圍內。

如果當下的環境實在過於嘈雜,可以選擇到圖書館學習。當別人都在學習時,我們坐在那裡玩手機,不僅會影響他人,還會顯得像個異類,則會不自覺地減少玩手機的頻率。

  • 場景二:考試時不能玩手機。

這很好理解,考場規則要求你不能玩手機,否則判定你為作弊。當我們被規定不能玩手機時,大腦會被清空出來,想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哥,一個手機24小時不離身的男人,在科三考試的等候室,離開手機的3小時裡,腦海中至少完成了200次科三考試。

那我們也給自己制定一個規則。

學生黨把手機交給父母或舍友,規定的學習時間未到,則不能拿回手機,違反規則要獲得相應的懲罰,比如罰款100塊,罰到最後早餐錢都罰沒了,還敢學習的時候玩手機嗎?不僅不敢,還會很渴望學習。

Tips:罰什麼都別罰自己去做題,或學多半小時之類的,把學習當作懲罰,會把學習和懲罰綁在一起,產生錯誤的聯想效應,從而讓自己更厭惡學習。

還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做法,下載相關APP,由APP機制來限制自己的行為,這裡我推薦兩款比較實用的APP:

  • 不玩手機輔助鬧鐘

這款APP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它只有一個目的:不許玩手機。我們只要設定好學習時間段,將手機保持水平,專注學習即可。

當你拿起手機,或是離開該界面時,APP會立刻發出警報聲,而且關靜音都沒卵用。警報聲非常刺耳,朋友上次用這款APP,響了三次警報,差點讓鄰居以謊報警情給舉報了,從此他都藉助這個APP專注學習,效果極好。

  • 不玩手機 - 我要當學霸

這款APP相比起上一個,更人性化,它有多個模式可以設置,將刺耳的警報聲,改成較為溫和的震動模式。適合在圖書館學習的朋友們。

  • 場景三:媽媽照顧孩子時,無暇玩手機。

這種情況下,“照顧孩子”這件事被完全填充在該媽媽腦子裡,手機的地位急速下降。

當我們的腦子裡被另一件事情完全填充,且事情越緊急時,手機就越難成為一個影響因素,因為我們的行為會不自覺地服務於這件事,向事情的最終目標靠近,這是目標效應所引起的自然反應。

我們可以制定一些可快速實現的短期目標,把學習任務和短期目標綁定在一起,以促發我們學習的動力。

這是一種高級的“臨時抱佛腳”,區別於考試前的“超高效率預習”,這種“抱佛腳”有更大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可運用於生活的不同場景中。

舉個栗子。去日本玩的前兩週,為了能完成基本的日常交流,我苦練了100句旅遊常用句。我敢保證,那兩週的學習,是伴隨著極高效率的,因為我的目標只有一個:旅遊時可以說幾句日語,無形的裝逼。

就是這種實現性高的短期目標,反而給了我更大的動力,每天一想到可以無形裝逼,我渴望學習的心總能達到巔峰,不信的話,你可以自己試試看。

3、一些小方法,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學習
  • 結構化思維學習法

當我們面對過多的學習任務時,會感到無力適從。因為我們沒有將內容進行結構性的梳理,看起來雜亂無章,想開始也不知道從哪開始。

而學會結構化思維,就是將無序的信息,整理成有序的過程。

舉個栗子。

去旅遊前,準備收拾行李,你媽告訴你:“記得帶上身份證、護照、錢、鑰匙、洗漱用品、毛衣、秋褲、外套、暈車藥、鼻通、牛奶、麵包、水、毛巾...#¥%&*@...”

你肯定聽完就忘了,還能記得“身份證”就很不錯了。

但如果把這些信息進行歸類,變成這樣:

必要證件:身份證、護照 出門必帶:錢、鑰匙 衣物:毛衣、秋褲、外套 日常用品:洗漱用品、毛巾 藥物:暈車藥、鼻通 食物:麵包、水、牛奶

是不是感覺能記住的東西變多了呢,即使記不住,只記住一個大類,也能從大類別裡聯想到其他細小的物品。

如果學習也能運用這個方法,則能夠從大的知識點中,發散思維到其細小的知識分支,且學習起來更有序,不至於讓人無從下手,進而提高了學習動力及效率。

  • 番茄時間管理法

番茄時間管理法是一套簡單、易上手的工具。它可以讓你理清大腦思路,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減輕內心的焦慮感,讓事情做起來更有條理。

a.原則

不要在非工作/學習時間內使用“番茄時間管理法”; 番茄不可切割,必須有始有終,一旦中斷即作廢; 制定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永遠優先於番茄時間表。

b.做法

設置一個番茄鍾為25min工作時間,及5min休息時間; 每完成6個番茄鍾,休息15-30min; 如在番茄時間內完成了規定任務,可進行檢查/回顧,直到計時器響起; 若任務需多個番茄鍾,則將任務拆解為若干個小任務,放到不同的番茄時間內使用; 若任務預計時間遠小於一個番茄鍾,可將任務累計在一個蕃茄時間內使用; 馬上需要做的事情,停止這個番茄鍾並宣告它作廢(哪怕還剩5分鐘就結束了),去完成這件事情,之後再重新開始同一個番茄時間; 不需要馬上做的事情,在列表裡該項任務後面標記一個記號(表示打擾),並將這件事劃入另一個列表裡(比如“計劃外事件”),接著完成這個番茄時間。 瞭解並且掌握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的方法,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能讓你受益終身。我17年的時候,我每天工作都很忙,時間管理意識也很差,後來到北京約了一個大牛,系統學習了這方面知識,才發現自己以前對時間管理有重大的誤解,經過理解和實踐時間管理的知識,本來需要做6小時的工作,我3個小時就完成了,如果你也想學習這方面知識,提升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效率,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鐵木君,我把多年總結下來的實用時間管理經驗分享給你。

此外,我們在制定番茄鍾前,需要給事情的緊急程度排序,以方便切割任務。我們可結合象限法則,讓大腦更清晰的整理出事件的緩急程度,效率大幅度提升。

  • 10000小時定律

加拿大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提到:想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功,需要花費10000小時進行練習。

我們可以把這個定律,物化成攢錢的過程。即假設10000小時為10000元(時間就是金錢),每次的學習,就是一次攢錢的行為。

a.建立一個文檔,將“攢錢”的規則明細寫下來。我們拿學英語來舉個栗子:

最終目標:10000¥ 月目標:200¥ 周目標:50¥ 每日最高限度:10¥ 學習過程開小差 5-10min:-0.5¥ 11-20min:-1¥ 21-30min:-2¥ 30min以上:我建議你迴文章開頭,多精讀兩遍再執行 每日學習任務 做練習題(正確率): 60%-75%:+0.5¥ 76%-85%:+1¥ 86%-99%:+2¥ 100%:+3¥ 背至少10個單詞(掌握程度): 5-6個:0.5¥ 7-9個:1¥ 10個:2¥ 今日累計:xx¥ 總共累計:xx¥

b.如果做到這一步,至少已經積累了1元,找一個存錢罐,把今日攢到的錢存進去。

c.每個月做一次整理,數數自己已經積累了多少錢。你會發現,根據這個制度的進行,既攢下了不少錢,也學了不少東西,不斷地給自己提供學習的動力。

另外,我始終堅信,自律者,得自由。而且,真正的自律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來維持。如果你總是要逼自己去努力,先停下來想想是哪裡出了問題。

當你玩手機的時候,是心甘情願的,因為你知道是在享受。而當你逼自己學習或者工作的時候,是不情願的,因為你覺得很苦。想明白自己真正要什麼,再去談自律。

Tips:所有目標及數額的敲定,都要視個人情況而定。為防止自己制定計劃,出現失衡現象,可以和朋友共同參與制定,並由他對你進行監督,結果會事半功倍。

4、有一些悄悄話想告訴你

每年的高考複習,有一個重複性極高的動作,就是做往年的高考試題。

我認為,長時間重複做一件事,需要極大的勇氣。

高三那年,老師說過一句話:“你們只經歷一次高考,只做一次往年試題,而我,做老師9年,帶畢業班7年,我經歷了8次高考,做了8年的往年試題,度過了8次焦慮感。我的生活好像被高考公式化了,其實,我比你們更需要勇氣啊。”

我不是在勸你放下手機,考取名校,成就一番大事業,無人能干涉你的行為和想法,但你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你心底的“怎麼辦”,就是你開始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一張入場券,而不是讓你心安理得玩手機的通行證。既然你都找到入場券了,為什麼不進去看看,那種生活有多精彩呢?

答應我,看完這篇回答,就把手機收起來,趕緊去學習吧,能學多少是多少,總比什麼都沒學的好呀。點個贊,讓我看到你的決心。


柯基測評


您好,我是阿國,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想戒掉晚上刷手機不早睡的習慣,我有幾種方法幫助您。
1. 正視一個事實,你的自控力根本不像自己想的那麼強。“帶著手機上床,只要按時關機,照樣能早睡。”這個想法原則上不錯,但其實你根本做不到按時關機。手機是一個太好玩的玩具,總有正當的理由,讓你說服自己,多看一會兒。
2. “不看手機睡不著”,如果這樣想,你只配繼續熬夜。帶不帶手機上床,與睡不睡得著,是兩回事。就像成功有三個步驟,如果總想第三步,就永遠不會開始。不管睡不睡著,都不帶手機上床,只有這樣,你才能克服習慣,成就自律。
3. 睡前讀物有講究,如果看小說熬通宵,別怪我沒提醒你。睡前讀物提供的知識量要略略超出你的認知,這樣的書你看幾頁就想睡覺了。經過日積月累的睡前“啃食”,能讓你在某個領域擁有不俗的知識量,這是早睡的副產品。如果你在學外語,睡前練聽力也是不錯的選擇,聽一會兒就累了。
4. 寬容自己存在信息空白點,尤其不要對他人的生活抱有太多好奇心。為什麼看過那麼多幸福,知道那麼多道理,還是不能過好一生?就是因為你知道的太多,所以行動太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的大腦被信息擠滿,決策力與行動力就會減弱。如果有些事情,別人談起來你才知道,恭喜,你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不帶手機上床,你的時間由自己掌握,帶手機上床,你的時間由手機掌握。如果能從今天開始,做到不帶手機上床,你就賺到了自律、健康、有益的知識、充滿活力的一天。
祝您早日戒掉晚上刷手機不早睡的習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eb6f2eac449427c9ada9626717f4b72

阿國的魅音


你好,我是阿俊,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問一直想戒掉晚上刷手機不早睡的惡習,可是一直沒有戒掉,應該怎麼辦?
首先說說我個人,我以前也有這種習慣,後來熬夜直到身體出現了問題,才意識到這個壞習慣的嚴重性。一開始也是像你這種想戒掉的心態,你要知道想是沒用的,要嚴格要求自己去做,我建議以下幾點
1.每當晚上玩手機的時候,想想熬夜帶來的後果和不健康的身體,
2.要規劃好幾點睡覺,調好睡覺的鬧鐘,堅持鬧鐘一響馬上放下手機睡覺
3.晚睡就像賴床一樣,不是一兩天就能改的,要堅持要求自己去做,不要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
我的回答完畢,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和建議,希望能幫到大家。感謝觀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c546d012e094f0d821826fc58e072a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