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做涼皮,我學寫新聞

朋友圈涼皮大賽即將落下帷幕,看了大家的廚藝,在下真是佩服!好多朋友做的和飯館子裡賣的,沒啥區別啊!

雖然疫情當前,但是生活並沒有因此降低趣味,反而升級到了平時很少做的方面,比方說學做飯、畫畫、彈琴等等,真真兒學了一些實際的技能,也是極好的收穫。

你學做涼皮,我學寫新聞

《新聞學做案例教程》這本書,是去參加培訓時發的教材,一直沒有時間好好學習,最近出不了門,正好線上辦公,就拿出來看。這才發現自己曾經寫的稿子,真是問題百出啊!

看完書,很多重點也沒記住,整理在此,以備後用。

一、新 聞 寫 作

(簡練為文,通俗易懂)

消息是新聞寫作的門檻,是記者新聞素養的基本功。尊崇真實、客觀、準確、公正、平衡的基本原則。寫作時,一定要避免個人的感情偏向或偏見

消息最常用的是倒金字塔結構,即把最重要的信息寫到最前面,依次弱之。

新聞語言要讓每一個有文化的人看起來不費力,用

平實、準確、客觀、具體、簡潔、形象的語言,讓受眾如臨其境。用簡單句、用動詞,慎用空洞的形容詞。

一篇完整的新聞由五要素(5W)組成:發生新聞的主角(who)、發生的事情)(what)、發生的時間(when)、發生的地點(where)、發生的原因(why)

新聞的組織結構主要有6個部分組成:標題、消息頭(電頭)、導語、背景、主體和結尾。

1.標題:看書看皮,看報看題。消息一般多采用單行標題。

2.消息頭:“電”一般是外地發來的稿件;“訊”一般是本地採寫的新聞。完整的消息頭:通訊社或報社名稱+發稿地點+發稿時間+電(訊)。

3.導語:導語寫好了,消息寫作就成功了一半,它吸引受眾趕緊讀完這篇新聞。消息寫作的難點在於如何從龐雜的材料中迅速理出頭緒,準確地甄別出最優價值的新聞要素,將其寫入導語中。

直接式導語:常見於倒金字塔結構,硬新聞的第一段,通常不超過50個漢字。寫明最重要的1-2個要素。

間接式導語:注重趣味性和可讀性,採用描寫場景的形式具有視覺效果。

4.主體:把導語中沒有說透的要素一一完善使之清晰、具體,把導語中有意忽略的要素補充呈現,但也要言簡意賅,奉獻簡約原則。

a.寫法:按照故事自然演進的順序、按照由重到輕的邏輯順序、運用跳筆,節奏感快。

b.主體寫作的特質:以敘述為主適當穿插直接引語,以鏡頭語言描述場景、以曲折起伏的故事情節為骨架,以生動形象的細節為支撐點。

5.結尾:自然結尾、以交代新聞背景結尾、以直接引語結尾。

6.新聞背景:對專業術語做通俗的解釋,滿足受眾的求知願望,潤物細無聲的傳播知識。

7.引語與消息來源:引語分為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引語一般宜精不宜雜,宜少不宜多。至少引用兩個人的信息來源以構築完整的證據鏈,杜絕新聞失實。

8.新聞結構:倒金字塔結構:看到標題和導語就知道新聞最重要的事實;金字塔結構: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事實;沙漏結構:導語交代最要緊的新聞要素,主題部分寫作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

常見的錯誤:

1.無信源或信源模糊,任何時候都要指明消息來源。

2.事實與觀點混雜,

3.主觀感情代替理性,偏聽偏信

4.結構鬆散,事實重複,新聞冗長。

5.忌諱使用模糊不清,空洞程式化的表述。

二、新聞特稿寫作

(文學語言、人情味)

除了包含新聞要素外,側重於告訴受眾經過或者過程(how),或者側重於揭示原因(why)。

特稿(通訊)比新聞報道更多的消息來源、更多的直接引語、更多的細節、濃郁的人情味。注重“人情味”,帶著理性和情感去寫作,需要人文關懷精神。

最好的特稿都具有興趣、焦點和目的三個方面。一篇傑出的特稿首要關注的應該是文學性和創造性。開頭要吸引人,藉助文學寫作手法讓受眾在新鮮、有趣的文字中體驗到閱讀的快感。

特稿的開頭多采用延緩式導語,只要能吸引住受眾又契合特稿主題,導語的風格由記者自己決定。特稿的由頭不明顯,寫作時間長,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構思。

從開頭到結尾,特稿都追求以趣味性的故事粘住受眾。採用多信源表達真實性。

允許記者個人的情感和觀點自然而然的流露。

特稿借用文學技巧,控制節奏使之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用衝突性的情節營造千迴百轉的戲劇效果。

特稿的結尾通常是其精髓所在,是故事的“高潮”。

特稿需要更為細緻、周到、深入、全面,除了提問中不斷求證、質疑、追問,還原事實真相,還得觀察現場,蒐集豐富的新聞來源,挖掘出完整的故事,採集到個性鮮明的直接引語,引用足夠多的新聞來源。

“唯一把特稿做好的方法,就是要採訪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