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穩定豬肉價格
安徽出手了

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9〕44號)精神,建立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長效機制,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總體要求

1

發展目標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保障豬肉有效供給為目標,立足當前恢復生產保供給,著眼長遠轉變方式促轉型。按照“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要求,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健全現代生豬流通體系,推進生豬產業化發展、一體化經營,加快實現具有安徽特色的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目標。

2019年底,全省豬肉供應自給率達99%以上;到2022年,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自給率達102%以上,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0%以上,規模養豬場(戶)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2%以上;

到2025年,產業素質明顯提升,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規模養豬場(戶)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省養加宰銷一體化企業達100家以上。生豬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穩步提升,穩產保供的約束激勵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豬肉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2

屬地管理

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市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負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生豬養殖大市、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等主產市、縣(市、區)要做到穩產增產,主銷市、縣(市、區)要確保一定的自給率。各市要確保完成《生豬穩產增產保供承諾目標(2019—2022)》。

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切實穩定

當前生豬生產

3

加強財政金融扶持

各地、省有關部門要不折不扣落實今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繼續實施種豬場和規模養豬場(戶)貸款貼息政策。對2020年底前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養豬場(戶)和禁養區內規模養豬場(戶)異地重建加大支持力度。

省財政安排2000萬元,重點支持生豬調出大縣規模養殖場(戶)臨時性生產救助,穩定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安排1億元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資金,重點支持改進節水養殖工藝和設備、建設糞汙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安排1000萬元,重點補助小型屠宰企業開展非洲豬瘟自檢工作。繼續落實能繁母豬保險政策,做到應保盡保;21個畜牧大縣加快組織落實育肥豬保險政策。

4

規範禁養區劃定與管理

嚴格依法依規科學劃定禁養區,不得超範圍劃定。要深入開展自查,對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範圍劃定的禁養區立即進行調整。對禁養區內確需關停搬遷的規模養豬場(戶),市縣政府要優先安排用地支持異地重建。各市要於2019年10月底前將自查結果及調整後的禁養區劃定情況報省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備核。

5

保障豬肉市場供應

全面落實凍豬肉收儲任務,增加豬肉儲備調節能力,適時投放豬肉儲備。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合理調整養殖結構,加快發展家禽、肉牛、肉羊生產,積極擴大水產養殖規模,推動養殖業轉型升級。將仔豬及冷鮮豬肉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範圍。

2020年6月30日前,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加強豬肉價格監管,切實維護生豬及其產品正常生產流通秩序。

6

強化非洲豬瘟防控

進一步壓實各級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督促落實生豬產業各環節從業者責任。推進生豬全產業鏈防控,禁止泔水餵豬;嚴格產地檢疫,落實“點對點”調運政策,發揮檢查站“防”“堵”作用;嚴格執行生豬定點屠宰廠(場)非洲豬瘟自檢制度和官方獸醫駐場制度;加強對採購生豬產品的源頭管控,嚴防染疫生豬產品進入食品加工流通環節。

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豬肉價格為何大漲?

何時肉價能降下來呢?

穩定豬肉價格,安徽出新政!降價可能要等到…

據央視網報道:綜合分析來看,非洲豬瘟、“豬週期”因素、部分地方“禁養令”等因素疊加,造成生豬產能下降較多,市場供應偏緊,是本輪豬肉價格上漲的“罪魁禍首”。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日前表示,從當前生產恢復省份增多、仔豬料產量和種豬銷量回升等跡象判斷,養豬場戶補欄增養信心開始恢復。

“隨著非洲豬瘟疫情進入相對平穩期,各項政策落地生效,預計生產積極性將進一步提升,今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將探底趨穩,豬肉市場供應有望逐步穩定和恢復。”楊振海指出。

“現階段在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下,豬肉養殖已密集展開,預計明年2季度開始供給增多,將導致豬價向下,屆時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較低。”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