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我們也能做好!"——看五河扶貧館"帶貨主播"首秀

據蚌埠日報消息 “這是我們五河扶貧館第一次直播,主要銷售疫情期間本地滯銷的農產品。這些農產品大多來自五河當地貧困戶,品質不錯,價格優惠。歡迎哥哥姐姐們踴躍下單、轉發、點贊。這也是支持扶貧事業,幫助農戶,謝謝!”4月19日下午2點,“帶貨主播”於凱悅放下足有兩個拳頭大小的溝東酥梨,掏出五河縣扶貧開發局授權書,向屏幕前的觀眾展示。

當天,五河扶貧館在京東迎來了第一次直播。直播時長2小時50分鐘,最高峰1600餘人同時觀看,觀看人次達到10000,銷售了804單,銷售額超過1萬元,獲得了30餘萬點贊……對於首秀來說,五河扶貧館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9年4月,五河扶貧館在縣商務局和扶貧辦的指導下成立,線上線下推廣五河縣域內富有特色的地方農副產品和地方工藝品。而幫助推廣銷售當地貧困戶生產的產品,則是五河扶貧館業務的重中之重。

想要更好地運用互聯網銷售商品,當前最大的風口當然是“直播帶貨”。經過多方溝通協調,五河扶貧館最終獲得了在京東直播的機會。

“4月18日晚上10點,我們臨時接到京東通知,在第二天下午2點到4點,可以進行網上‘直播帶貨’。”五河扶貧館負責人孫宇告訴記者。雖然通知緊急,但是為了直播,孫宇其實早就做好了充足準備。

自打有了網上直播賣貨的打算,五河扶貧館就開始對員工進行直播培訓。“這段時間,我們在網上看了大量的直播,學別的主播如何直播,如何和觀眾互動。同時,還邀請了主播,在線下對我們進行培訓。”五河扶貧館員工於凱悅告訴記者,“直播前,我們特地準備了臺詞和互動節目,還有不少優惠券。”

雖然經過培訓,但在開播前,這個21歲的姑娘依然非常緊張。“萬一沒人看怎麼辦?”“會不會被人刁難?”於凱悅心裡十分忐忑。

“支持五河縣產品。”“幫助貧困戶。”“這個鵪鶉蛋看起來很好吃!”“為你點贊。”…… 開播以後,全國網友陸續湧進五河扶貧館直播間,觀看於凱悅介紹銷售酥梨、木耳、黑豆、玉米、瓜蔞子等五河縣當地的土特產,並在屏幕上紛紛留言。於凱悅的“帶貨主播”首秀雖然比較生澀,但卻受到了觀眾的歡迎和鼓勵,越來越多的網友進入直播間。

此時,於凱悅緊張的情緒得到了緩和,她開始慢慢放開,與網友進行互動,甚至還在大夥的要求下,跳了一小段舞蹈。“直播間的人越來越多,最高峰達到1600多人,點贊數超過30萬,這是一個我們沒有想到的數字。”於凱悅說。直播間的火熱,也讓京東把原定2小時的直播,延長到了2小時50分鐘。

最高峰1600餘人同時觀看,觀看人次達到10000,銷售額超過1萬元……一連串數字的背後,不僅包含了孫宇、於凱悅等人的努力,也離不開五河縣黨員幹部的支持。直播當天,五河團縣委副書記陶雷明、大新鎮黨委委員盛家偉、頭鋪鎮黨委委員朱雅瓊等一批黨員幹部紛紛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為農產品銷售直播點贊。

“縣裡的幹部職工熱心幫助推廣宣傳,有的還帶頭購買滯銷農產品。”孫宇說,“他們不僅幫我們引來了流量,還在直播間裡積極互動,給主播莫大鼓勵。”

直播結束後,於凱悅沒有休息,馬不停蹄和其他工作人員對首次直播進行復盤。“要找出不足之處,為下次直播做準備。”於凱悅這下有了信心,她表示,“此次直播有很多不足,以後我們會做得更好。”

“這次直播的成效,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也增強了團隊的信心。”孫宇說,“直播帶貨,我們也能做好!我們會繼續進行直播,幫助當地的大戶和貧困戶銷售農產品,增加收入。” (記者 苗成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