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協議後日本沒落的根本原因

一切還得從二戰說起。

二戰期間, 日本被美國打敗,日本輸的是心服口服。從此以後日本是全面倒向美國,一切以美國馬首是瞻。

日本全面倒向美國,並不是被逼的,是有好處的。日本可以依靠出口美國賺取外匯發展經濟,又沒有軍事支出的負擔,可以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從1945年開始經過大概10年的復甦期,在各種內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GDP快速增長,從1955年到8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經歷了30年的高速發展繁榮期,在這期間日本大力發展製造業,產品成功銷往世界各國,日本成為典型的外貿出口型經濟體,有大量的外匯儲備。1985年日本政府的積蓄和外匯加在一起545億美元,世界第一,同時還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在國外的淨資產達到1298億美元。當年世界銀行儲蓄榜上日本有7家進入前十,第一到第四全是日本銀行。

對美國有大量的貿易順差,在日本繁榮的80年代,經濟總量達到了美國的70%,人均GDP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

有錢的日本人或企業買下了好萊塢,買下了洛克菲勒廣場,買下了很多美國地標性的建築。 在這樣的世界形勢中,政治經濟都比較安定的日本出現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號,全體國民預感到“日本的時代”即將到來。當時在世界各國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個普通發展中國家的日本,已經迅速成為了遍地黃金的富裕國家。

日本太平盛世一幅繁榮景象,可是同一時期的美國的日子卻沒有那麼好?大哥還沒有小弟混得好,這是怎麼回事?大哥怎麼能允許小弟比自己過的好?另外,美國也不允許出現一個對美國有所威脅的國家出現,即使是盟友也不行。

為什麼沒有小弟混得好說起。國外,美國陷入越南戰爭泥潭,國內,美國陷入通貨膨脹,同時還要和蘇聯爭奪全球霸權。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為了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宣佈提高利率以及美聯儲通過緊縮性貨幣政策。但是這有非常大的副作用,高利率增加了美元對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大量資金流入美國市場,導致美元升值。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對其他10個發達國家貨幣的多邊匯率上升了73%。匯率上升,造成美國企業出口成本飆升,同時讓外國企業(主要是日本企業)有了低成本優勢。高匯率,造成美國企業無論在國際上還是美國本土都是大潰敗。美元升值擴大了美國貿易赤字。1984年美國的貿易赤字為1233億美元,對日本的貿易赤字為368億美元,佔比30%,1985年擴大到496億美元。

在日本貨的衝擊下,美國工廠大量倒閉,失業人口增加,尤其是汽車行業更加慘淡,資本外流,房價大跌,這給當時美國政府巨大壓力。惱羞成怒的美國人不僅從思想上而且還從行動上開始敲打日本了。砸掉日本車就是一個典型。

美國企業的大潰敗,讓美國苦不堪言。為了扭轉敗局,為了遏制日本發展勢頭, 1985年9月22日,在美國要求下,世界五大經濟強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廣場協議核心就是美國為了解決由於美元匯率過高而造成大量貿易赤字。為此美國與其他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佈介入匯率市場。

廣場協議表面目的是讓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以增加美國出口來拯救美國經濟,實際上為了打壓日本。為什麼說是打壓日本呢?因為日本之前的匯率政策是都管控的,也是固定不變的,一旦放開匯率管制,日元升值,這會削弱日本企業產品的價格優勢,有利於減少對日本貿易逆差。為了逼日本就範,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給日本銀行代表施加壓力,日本不得不同意在廣場協議簽訂後幾個月內,日元兌美元從250比1升值到149比1,進而再升值到90比1,最高時達到了70比1。

由於日本本土市場太小,日本的經濟增長以外貿出口為主,對國際市場依賴極大,匯率升值對日本企業影響非常大。1986年出口企業損失了8萬億日元,沒有了利潤,也不能給員工發那麼多薪水了,消費也就萎靡不振。因為出口佔日本GDP的比重很大,所以日本經濟增速一下就降下來了。

面對這個狀況,日本降低銀行利息,並且給企業和居民家庭減稅。過去多年銀行的利息有5%,廣場協議後一下降低了2.5%,再後來直接降低了零,甚至負利息。1986年到1988年三年間銀行給企業貸款融資額度為67.5萬億日元,除了做實業之外,還剩下20萬億沒有投資實業裡去,因為很多企業不太願意繼續做實業,因為實體太不好做了,但是又借了那麼多錢怎麼辦,進入了房地產和股市等金融市場裡。另外利率下降的同時,老百姓存銀行的慾望也降低了,自己的儲蓄隨著高物價越來越不值錢,又看著猛漲的房價,所以很多人開始爭先恐後把一生的積蓄投入到了房價之中,在企業和居民共同的帶動下,房價開始暴漲。廣場協議籤,由於事先知道日元會大幅升值,大量美國外資提前湧入日本股市和樓市,於是一夜之間,日本股市樓市暴漲,甚至達到了東京一個區域內的房價超過了全美的房價總和。股市同樣到達了巔峰,1989年12月29日,日經指數甚至達到了38915的高點。大量外資賺的金缽盆滿,狠狠地收割了日本一把。

在繁榮期股市大漲,房價大漲,人們的工資也大漲,人們出手闊綽,在東京繁華一點的街道晚上打車,要手舞一張100美元的鈔票才能讓司機停下來。據說有人短短5公里的路程花費了100萬日元。這個費用非常驚人,但當時一個普通的中層幹部一年的交通補貼就是3400萬。即使是最普通的公司,年終也能發6個月獎金,所以真的有錢。有錢的日本人到處買資產,1980年到88年日本在美國的投資增長了10倍,在美國擁有的不動產是歐洲的總和,購買了30%-40%的美國國債,佔了紐約股票交易所交易量的25%,控制了美國銀行業的14%,佔了汽車市場30%,50%以上的機床,被日本人偷襲過的珍珠港幾乎整個被日本買下,檀香山的市長疾呼:檀香山很快就就變成日本一個區了。

太瘋狂了!瘋狂的日本人都開始害怕了。為了抑制泡沫,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佈《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同時日本開始加息,把利息提高到6%,加息必定導致市場上資金越來越緊張,居民在繁榮期都借了銀行很多錢買房,在利息提高下,人們還不起貸款,紛紛拋售房子,但賣不出去,造成樓市大跌,價格越跌人們心裡越慌,樓市大面積崩盤,銀行開始出現大量爛賬。這一人為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談起日本沒落,一般人都會自然的想起廣場協議, 但是這不是日本沒落的原因,或者說日本沒落跟這個沒關係。日本沒落跟日美貿易戰有關係,但是根本原因我後面會講,我先簡單價紹下日美之間的貿易戰。

日美之間的貿易戰,不是九十年代才有的,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貿易爭端大致分為六個階段:

1 紡織品貿易戰(1957-1974);

2 鋼鐵貿易戰(1968-1992)

3 彩電貿易戰(1968-1980)

4 汽車貿易戰(1981-1995)

5電信貿易戰(1981-1995)

6半導體貿易戰(1978-1996)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日美之間的貿易戰就沒有停止過,貿易摩擦一直存在,並且還不是一個領域,而是涉及到所有行業。有摩擦就有談判,談判就會有結果。說是談判其實都是按照美國的利益優先進行的。每個貿易戰的結果都是有利於美國的。儘管如此,前五個階段的貿易戰,對日本影響並不大, 對日本科技發展有毀滅性打擊的是第六個半導體領域的貿易戰。

為了徹底打敗打不死的小強——日本——,美國對日本採取的是組合拳。

一:限制日本產品進入美國

二:要求日本限制日本企業出口美國,降低日本企業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三:要求日本擴大美國產品在日本的市場份額。

四:要求日本開放匯率、金融、電信等國內市場。

五:要求日本擴大國內內需,包括降低日本國內儲蓄,提高國內基礎設施投資。、

六:強行改變日本經濟結構,使日本失去政策的獨立性。

等等。

對美國的無力要求,日本有反對有抗議,當時的石原慎太郎甚寫了《日本可以說不》就是日本心聲。但是事關國體民運,美國豈能罷休? 萊特希澤帶領的美國貿易代表團與日本談判鋼鐵進口問題時,他故意將美方的談判提案折成了紙飛機扔向對方,說使得日本談判人員方寸大亂。

1985年,美國政府對日本的半導體電子產品發起301調查,指責對方存在傾銷行為,對日本產的電腦、電視等高科技產品開徵100%的關稅。

1987年4月,里根政府對日本3億美元的半導體及相關產品徵收100%懲罰性關稅。同年,發生了日本東芝公司向前蘇聯出售違禁機床產品事件,結果是東芝總裁下臺,美國禁止日本東芝機械公司的產品對美出口長達三年。

日美貿易戰的談判,說是談判,倒不如說是為了維護美國企業利益,是美國單方面向日本提要求。一個要求不能打擊日本產品的話,那就提兩個要求;兩個不夠就提三個。。。。。。直到打到日本企業為止。

這哪是談判,簡直就是不平等條約啊。日本想說不,這可由不得日本的意願啊。首先日本國家被美國佔領,從軍事和政治上日本就不是獨立國家,不得不聽從美國;其次,日本的產品再有競爭力,也需要賣到世界上最大的美國市場上才能賺錢,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在經濟上嚴重依賴美國,在經濟上日本也不是獨立國家。日本政治、軍事和經濟全部依賴美國,所以說日本跟美國談判的資格都沒有,怎麼能維護自身利益?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企業來說,沒有了市場,沒有了收入來源,只好裁員。即使作為核心的科技人員,也是人心惶惶,擔心哪天自己的飯碗也將不保。此時,韓國三星抓住了機會,挖日本企業的科技人員,挖不過來的,就花大代價請他們週末飛到韓國進行科技指導,就這樣三星逐漸掌握了核心技術。美國對日本限制出口,但是對韓國不進行限制,所以三星逐漸崛起為世界第一。三星的崛起,伴隨而來的就是日本企業的整體沒落。

1987年,半導體領域,世界前十大公司,第一名NEC(日本),第二名東芝(日本),第三名是日立(日本),第六名是富士通(日本),第九名是三菱(日本)。

但是到了1996年,國半導體產業重登世界第一寶座;到了2017年,世界前十大公司裡僅剩下東芝(第八名),其他日本企業全部掉隊。

1990-1991年危機後,日本產生大量過剩產能、不良債權、過剩勞動力,銀行等金融機構、企業破產倒閉、失業率和自殺率上升,動盪的政局(十年時間,九屆內閣,七任首相)及錯誤的應對導致日本陷落。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加劇上升、城鎮化進程已達較高水平、趕超型經濟體制不再適應市場化、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時代的需要,總量型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和寬鬆貨幣政策始終未能解決結構性問題。美國成功壓制日本崛起。日本再也沒有資格挑戰美國經濟霸權,日美經濟爭霸以日本戰敗宣告結束。

注意這裡是壓制日本崛起,而不是擊潰日本。

為了避免美國的貿易打擊,減少日美貿易順差,日本企業進行了大調整,儘量把高附加值以及高科技行業和部門留在日本,其他的產業遷移到韓國、臺灣、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把製造業遷移國外,也就意味著國內實體的空虛。實體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命脈,沒有實體就沒有金融的繁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日本不是懂這個道理,但是無奈的。沒有辦法改變現實,只好接受現實。

外出的企業走得很悲壯。遷出去的產業,要麼回不來了,要麼就地滅亡。隨著韓國、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崛起,日本培養的對手,幾乎在所有領域,日本的傳統優勢產業都受到了衝擊。曾經風靡一時的松下、索尼、日立等家用電器,逐步被韓國的三星和中國的海爾、格力和美的擠壓得幾乎沒有了生存空間。

曾經牛逼哄哄的佳能、尼康、美能達、奧林巴斯、富士等相機,現在除了高端數碼單反相機領域佳能和尼康還難逢敵手外,小型數碼相機以及其他的公司的相關部門在智能手機攻擊下,幾乎已經在市場上看不到了。

現在日本最後一個支柱產業——汽車領域也受到了汽車電動化的衝擊。讓豐田焦慮的不僅是市場份額被電動汽車搶佔,還有汽車市場迅速變更的潮流也讓豐田無法預測。比如上個世紀80年代,在錄像機領域儘管索尼開發的產品無論是畫質還是性能都很優先,但還是敗給了VHS(家用錄像系統),最後徹底從市場消失。也就是說,即使有優秀的技術,那也有可能被世界潮流所掩埋,也就是說在電動汽車時代,豐田也有可能被潮流遺棄。

另外谷歌和微軟以及華為等IT巨頭也強勢進入汽車領域,開發自動駕駛等技術。全球頂尖高科技企業進入,這逐步削弱了豐田汽車的傳統技術優勢。

日本潰敗或者日本沒落的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在政治上和軍事不夠獨立,以及國內市場不夠大沒有迴旋空間,日本企業過於依賴外國市場。企業的悲劇在於自身的發展受到了日本本國政府和外國政府的雙重絞殺。企業的潰敗造成日本實體潰敗,實體潰敗才是日本沒落的主要原因。另外還跟美國的平衡戰術有關。

美國遏制日本同時,默認韓國和臺灣的崛起。韓國和臺灣也是以電子半導體起家的,難道日本企業對美國有威脅,韓國三星就對美國沒有威脅了?有!既然有,那為什麼美國要支持三星呢?這就是美國的高明之處了。美國扶持各個國家,讓各個國家各有牽制,讓各個國家對美國均有依賴,這樣一來不僅沒有國家成為美國的威脅,而且美國可以借用這些國家的實力來增強美國的整體實力。比如說華為事件中,美國不僅動用了自身的力量還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外國的各種協會和企業的力量,這讓華為發展勢頭同樣受到了遏制。這就是美國的厲害之處。

臺灣和美國是各有分工,不存在競爭關係,扶持臺灣對美國無害的。所以說美國的平衡戰術,臺灣和韓國以及中國發展起來後,這進一步擠壓了日本的發展空間。

尤其是中國崛起後,又加上現在在特朗普帶領下走孤立主義的美國搞貿易限制,所以日本今後的發展更加暗淡。

今後我會寫關於日本製造業為什麼要回流的文章,請繼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