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戰線的老兵——老吳

信訪戰線的老兵——老吳

我要找老吳

"老吳在不在"、"老吳是哪位"、"我要找老吳"、"老吳什麼時候過來"、"老吳電話是多少"、"老吳什麼時候能來,我什麼時候說"、"我的事情只給老吳說"……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莊鎮信訪接待大廳經常能聽到這些話,這些話已經成為每位來信訪大廳的信訪人的一句口頭禪。

老吳是誰

老吳--吳長敏,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莊鎮人,現任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莊鎮信訪辦主任,在從事信訪工作之前曾為鎮武裝部副部長,因此大家也親切的稱呼他"吳部長"。老吳是徐莊鎮本地人,當兵服過役,退伍後曾在原毛莊鄉任過村支部書記,對農村基層情況比較瞭解,他工作認真負責,紮根基層,從事著平凡而瑣碎的工作,村居社區、信訪家庭、田間地頭等場所處處留著他為群眾服務的身影,他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信訪一線崗位,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解民憂、解民怨、解民困的誓言,見證著群眾滿意率、獲得感、幸福感的不斷提升。

群眾眼中的老吳

信訪人魏某評價老吳說:"老吳工作認真,接待來訪群眾有很好的親和力,對法律法規熟悉,會換位思考為群眾著想,我的事情就是老吳前前後後幫忙解決的"。原來魏某因在工作期間左腿摔傷致殘,失去了勞動能力,治療後在家修養,當年徐莊鎮按相關標準發放了工傷賠償金;但由於其家庭比較困難,到鎮政府上訪,要求提高傷殘津貼標準。老吳熱情接待了魏某,並對當年發生的事件進行了認真調查核實後,認為魏某反映的情況屬實,對其發放的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遂根據《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依據,積極向鎮黨委、政府提出書面建議,適當提高其傷殘津貼,鎮黨委、政府研究後採納了老吳的建議,圓滿解決了魏某的信訪事項。

原信訪人師某評價老吳說:"老吳是一個讓我們全家都很感激的人,他對政策法規的非常的瞭解,而且對年代比較久遠的事情有追根求源的勁頭,如果不是老吳幫助我們,我們的心裡還是有個疙瘩久久不能釋懷"。原來師某反映"其父親早年參加革命及1951年解放後退休回家,後被錯劃為地主身份冤死一事"。因師某反映的事情年代比較久遠,老吳為了儘可能的找出歷史的真相,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書籍、政府文件。利用休息日跨越三個省走訪了多名還健在的老革命、老同志,調查詢問師某父親的情況。經過翻閱大量的歷史文件和健在的老革命、老同志的佐證,認真的撰寫了一份答覆意見書,師某認真的反覆閱讀答覆意見書後,老淚縱橫,聲音哽咽,非常感激老吳為此付出的努力。

領導眼中的老吳

徐莊鎮黨委書記劉雷評價老吳說:"我們吳主任雖不直接與法律打交道,但其法規意識和政策觀念較強,在處理信訪問題時,能站在法律、政策的角度為領導出謀劃策。近幾年來,吳主任接訪受理的信訪事項得到了妥善解決,推動了全鎮信訪形勢持續向好,這主要歸功於吳主任平時善於學習思考和對政策法規的數量掌握運用"。

老吳眼裡的自己

"接訪窗口是群眾與政府職能部門打交道的地方,群眾既能直觀感受到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作風,也能真切地體會到政府的服務水平和效率,窗口雖小,但承擔的責任卻很重大。所以說咱們必須嚴格的要求自己,不停的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還要不斷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對一些農村常見的法律糾紛能熟練運用法律手段解決。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我一直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我雖不是榜樣,但是工作職責要求我必須這樣做,我希望大家也能如此。"這是吳主任常說的話,他堅持從點滴做起,不斷強化責任和服務意識,讓小窗口做出了大服務。

老吳看信訪

"人無冤屈不上訪",作為信訪部門雖然不是有權處理機關,但信訪部門在解決信訪事項中,決不能當"二傳手"、"收發室",要充分發揮"參謀、協調、落實"的主體作用,主動協調、善於協調,督導有關部門履職盡責,及時提醒、回訪、督辦,有效督促責任單位依法按政策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為民服務的辦事效率,讓人民群眾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