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冠病毒與SARS不同 可能會長期與人類共存

專家:新冠病毒與SARS不同 可能會長期與人類共存

中新網4月27日電 新冠病毒是否可能在秋冬時期或人群聚集等地方再次發生流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27日表示,這種概率是存在的,不能排除。

國新辦27日下午舉行吹風會,請專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科學研究情況。針對有記者提問新冠疫情是否會反覆發生、長期存在等情況,王貴強表示,對新冠這種呼吸道的傳染病來講,還不能排除常態化的可能性。

“新冠病毒是不是有可能到入冬的時候、到秋天的時候,在人群聚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再次發生流行,這種概率是存在的,不能排除的。”王貴強說,因此對於新冠病毒,全球一體化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一個國家不能有效控制,全世界都不能安寧。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所所長金奇則指出,現在公眾可能習慣性地有“SARS思維”——即病毒來無影、去無蹤,但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不同,現在無症狀感染者越來越多,沒有症狀,沒有辦法輕易地從我們人類社會當中除去。

金奇表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和SARS不一樣,它有可能會長期與人類共存,成為季節性的流行病。

王貴強則表示,新冠病毒和既往的SARS、MERS確實有不一樣的地方,它的特點非常顯著,包括病毒持續時間長,無症狀比例很高,更重要的是,新冠病毒本身雖然對熱敏感,但說的是56度30分鐘,天氣熱不到那個程度。現在從全球流行的情況看,即使到夏天,病例大幅度減少的概率並不高。

“所以應該非常強調全球一體化的新冠肺炎防控,這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現在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代價也是巨大的。所以通過新冠病毒目前流行的態勢,我希望全世界都要聯合起來,正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全球一體化地進行防控,這一點非常重要。”王貴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