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海關關員:“前方有你,後方有我,請放心!”

“爸爸,媽媽呢,她怎麼好長時間都不回來,我想媽媽。”3歲的於侑溪最近每天都在問著爸爸同樣問題。

綏芬河海關關員:“前方有你,後方有我,請放心!”

圖為於侑溪和媽媽在視頻聊天。

侑溪的媽媽韓寧是綏芬河海關綜合技術中心的一名現場採樣員,隨著綏芬河口岸境外疫情輸入形勢加劇,韓寧的工作也愈發忙碌起來。從3月27日至今,韓寧一直工作在一線還沒回過家,原本一家三口的平靜日子被這場突來的疫情打亂了順序。丈夫於洋在綏芬河市供熱公司工作,他在工作之外成了“超級奶爸”,同時他還要照顧患病的岳母。孩子天天找媽媽讓他心裡發酸。於洋說,韓寧工作有韌勁,不怕吃苦,工作到深夜是經常事,疫情當前,家裡要全力支持她的工作,每天在微信上互相鼓勵。抗“疫”前方要求工作環境封閉同外界隔離,他給妻子送換洗衣服,都是遠遠地放在地上讓她自取,妻子揮手向他告別時,他就大聲說:“放心吧,後方有我,加油!”

為了外防輸入,像韓寧一樣,如今綏芬河海關的170名工作人員戰鬥在一線,他們的後方就是170多個家庭的家人獨自承擔著家務,承擔著擔憂,也為他們鼓勁。

綏芬河海關關員:“前方有你,後方有我,請放心!”

圖為徐春芬在做志願者為社區卡口服務。

徐春芬,剛剛從綏芬河海關退休,她的丈夫朱常春也在海關工作,是公路口岸旅檢一科科長。朱常春每天為入關車輛做登臨檢疫。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3月25日至今沒有回過家。妻子徐春芬在家裡照顧孩子還有在養老院生活的大伯哥,多累多難她都一人扛著。徐春芬曾經在非典期間獲得過抗擊非典全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這次疫情來臨,她把自己很多工作經驗在電話裡與丈夫分享,鼓勵並提醒丈夫在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她每天早6點在社區卡口做管控員,下午去做志願者。她說,雖然我退休了,但我多年工作的經驗還能用上,責任心還在,我要為這座城市的安定祥和再出把力。

綏芬河海關關員:“前方有你,後方有我,請放心!”

圖為王秀麗在家輔導兒子學習。

王秀麗是綏芬河市的一名初中教師,工作很忙,家裡讀高三的孩子今年面臨高考,平時都是愛人牟柏宇輔導孩子功課。疫情來臨,牟柏宇做為綏芬河海關公路口岸旅檢二科科長奔向了一線,家裡就全由王秀麗做了頂樑柱。知道爸爸工作辛苦繁忙不便打擾,兒子變得自立起來,每天上好網課自主學習,讓前方的爸爸不分心。娘倆隨時在新聞上關注疫情的報道,當偶爾能看到牟柏宇工作的身影時,母子倆都要落淚,他們為前線有家人在奮戰而感到自豪。

綏芬河海關關員:“前方有你,後方有我,請放心!”

陳怡波作為綏芬河下沉幹部在小區卡口上崗服務。

梁宏是綏芬河海關綜合技術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負責人,從事口岸衛生檢疫工作16年。春節前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她本來要回鄉陪父母過年的假期安排,大疫當前,作為一名黨員,她主動放棄了休假,毅然選擇堅守崗位。梁宏的丈夫陳怡波是綏芬河市法院的一名法官,他全力支持妻子在一線的工作。他們夫妻倆已經20多天沒見面,只能偶爾通過視頻或微信留言與妻子交流,反覆告訴讓她放心。一次,他得知妻子連續72小時在一線進行核酸檢測,他心疼又擔心,連續給妻子發留言十多條,讓她做好防護,讓做過甲狀腺手術的妻子別忘了服藥。現在,陳怡波常常給9歲的兒子講媽媽的工作,讓他從小知道守好國門當好國門衛士的重要意義。

來源:黑龍江日報客戶端 作者:文/攝 本報記者 杜懷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