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輸入,口岸是第一防線!汕頭海關這樣守住關口

外防輸入,口岸是第一防線!汕頭海關這樣守住關口

登輪開展船舶檢疫工作,逐個測量船員體溫,核對船員的健康申明卡,宣講海關檢疫防控的具體措施,對船艙、甲板進行消毒處理……

一道道關卡,猶如一道道防線。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中,汕頭海關關員們各司其職、並肩作戰,以忠誠和專業戰鬥在“外防輸入”最前線。

提前預判風險 加強船舶監控

4月3日,汕頭海關所屬廣澳海關運輸工具監管科登臨檢查組蔡雄丹、林盛中、肖亮創三位關員,“全副武裝”在碼頭等待。貨輪停靠在廣澳港碼頭泊位上後,他們便第一時間登輪開展檢疫工作。

外防輸入,口岸是第一防線!汕頭海關這樣守住關口

貨輪停靠後,汕頭海關關員第一時間登輪開展檢疫工作。袁國宏攝

當得知船上有一名船員出現發熱的情況,他們沒有一絲驚慌,將相關情況上報後,便對該名船員展開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和樣本採集,對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流調、醫學檢查和詳細信息登記;對可能被汙染的通道、場所、設施等實施消毒處理。

等到所有工作結束、解除疫情風險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4點。將近8個小時的緊張工作,汗水早已溼透他們的衣背。“比起那些在一線的醫生們,我們這點苦算什麼。”脫下防護服,肖亮創額頭上豆大的汗滴淌了下來。

面對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嚴峻形勢,廣澳海關運輸工具監管科科學研判,令行禁止,投入到疫情防控戰鬥中。

該科對所有進港的國際航行船舶提前開展風險分析,利用船訊網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對國際航線船舶航行軌跡的監控,重點關注途經疫情重點國家港口的船舶,有效延伸海關監管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加強國際航行船舶網上監控,設置《國際船舶網上監控日記》,對重點監控船舶實行“一艘一圖”,做到“手裡有網,心中有數”。

從1月23日至今,該科完成了145艘入境船舶、2568名船員的衛生檢疫,有力保障了廣澳港貨物進出口正常運行。

嚴格閉環管理 培養防疫團隊

據汕頭港海關運輸工具監管科科長張少裕介紹,面對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輸入風險陡增的風險挑戰,結合轄區來往港澳小型船舶居多的特點,汕頭港海關在嚴格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措施的基礎上,依託“一環一網一鏈”抓好海運口岸疫情防控。

外防輸入,口岸是第一防線!汕頭海關這樣守住關口

汕頭海關關員全力守好口岸防線嚴防境外疫情輸入。袁國宏攝

“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它,但一定要在戰術上重視它。只有嚴格閉環管理,才能夠最終戰勝疫情。”汕頭海關所屬汕頭港海關運輸工具監管科副科長鄭克松表示。

到崗即戰鬥,鄭克松牽頭實現來往韓國航線船舶、來往港澳小型船舶“一船一檔”,並結合航程、班次、人員等信息開展風險評估,提前預判疫情輸入風險,結合船訊網、物流鏈可視化系統追蹤入境船舶軌跡,確保相關入境船舶應查盡查。

同時,他組織業務骨幹制定《船舶登臨使用執法記錄儀作業指引》,確保使用規範、全程留痕,還及時採購執法記錄儀掛肩帶,解決身穿防護服無法佩戴執法記錄儀的問題,短時間內協助科長帶出一支熟悉防疫流程、清楚防控細節、注重個人防護的防疫團隊。

文丨餘丹 柯家進 陳嵐

【作者】 餘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