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新需求 食品行業增長點凸顯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投入了巨大資源。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涉及各行各業和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食品行業也不例外。伴隨著疫情的發展,食品工業的應急保障功能及今後的戰略儲備功能凸顯,後疫情時代的食品產業該如何危中尋機?在日前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組織的食品科學網絡圓桌會議上,與會專家進行了探討。

新冠病毒不會通過食品傳播

疫情的突發使餐飲業和中小企業措手不及,受到較大的衝擊。歐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都柏林大學公共衛生教授、愛爾蘭新冠肺炎國家應急中心教授PatrickWal表示,人們擔心動物源食品中可能含有新冠病毒,極大地影響這些產品的生產全鏈條。此外,疫情的蔓延導致了大量中國製造的食品無法出口到歐洲,例如,歐洲每年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大蒜,這對歐洲的食品進口產生重要影響。

“消費者擔心動物源食品中可能含有新冠病毒,這將影響整個動物源食品產業的全鏈條。在動物源食品的包裝上,應考慮更為嚴格的滅菌處理手段,以保證安全性。”PatrickWal說道。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公眾對於個人健康的關注,但由於信息傳播的不對稱性,消費者獲得的信息可能存在誤區。

對於網傳新冠病毒會通過食品傳播的言論,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表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不會通過食物傳播。迄今為止,根據以往SARS和MERS的應對經驗以及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情況,尚沒有任何關於新冠病毒通過食品傳播的科學證據。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沒有證據表明從中國進口的食品存在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即使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於食品或包裝的表面,病毒的數量也不會大到導致人類感染疾病,不建議對食品採取一些過度警惕的監管措施,例如,阻止在疫情嚴重地區生產的食品流向其他地區。

面臨更高要求

疫情期間的社區封閉式管理,促使很多家庭大量儲存食物,隨之而來的營養不均衡現象凸顯。正在武漢從事營養健康調查工作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由於社區關閉,武漢市居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大米、麵粉、食用油和雞蛋等食品由於可以長期儲存且易於購買和分發,受到影響較小;水產品、蔬菜、水果、大豆及其產品,由於不易於存儲、運輸、分配和加工,人們攝入量減少。

調查發現,居民對豬肉、牛肉和羊肉等紅肉的消費量減少,但仍可維持原有的能量攝入水平,甚至略有增加;居民對維生素、礦物質、優質植物蛋白、n-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的攝入量不足。

“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與清潔衛生的重視程度也在短期內迅速提升。”陳君石指出,食品製造業、零售業和餐館的清潔和消毒問題,為食品行業加強安全管理,提升衛生清潔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推動著企業線上門店的發展,由此帶來線上電子商務訂單激增,使得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面臨著壓力。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全渠道合規副總裁LizDuffy表示,美國一些製造商重新調整了生產不同商品的設施,以支持電子商務訂單的增加。但是,配送人員和設備的清潔消毒是電商管理環節需要特別重視的,這要求企業切實提升應急處理能力。

催生行業新增長點

疫情期間,大多數人要在家中隔離,方便麵和冷凍食品成為市民的首選。據數據服務機構ECdataway統計,1月24日至2月20日,天貓平臺方便麵總銷量同比增長57%,水餃餛飩類總銷量同比增長78%,自熱火鍋、肉製品、湯圓總銷量分別同比增長144%、264%、60%。同時,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特醫食品的使用也在不斷增加,特醫食品成為病人的重要營養支持。與會專家表示,食品工業對國家應急保障的重要性凸顯,疫情過後食品行業將迎來新的機遇。

在沒有新冠病毒的特效藥或疫苗研製成功之前,自身免疫力是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手段。業內專家表示,提高免疫力產品將成為特殊食品行業新的增長點,也將帶來穩定和長期的消費群體。然而,提高免疫力並非一蹴而就,更不能臨時抱佛腳。

此次疫情期間,65歲以上老年人群的免疫問題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丁鋼強指出,根據調查,居家期間部分老年人沒有注意或採取措施來改變或控制飲食相關的危險因素,例如,口味沒有變淡,油和鹽的消耗沒有減少。這些有關老年人飲食風險的問題並沒有被及時意識到,更無法有效控制,這將給老年人的健康帶來潛在的風險。因此,關注老年人健康將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面。

目前,勞動力短缺是眾多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所面臨的挑戰。相比而言,裝備智能化、信息化程度高的生產企業面對疫情的抗擊打能力更強。 “裝備智能化與信息化將成為食品產業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與會專家指出,疫情促使以互聯網、電商平臺為主要銷售渠道的企業產品迅速佔領市場。這輪行業重組後,食品企業將對市場需求和行業新技術更加敏感,擁有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支持的企業將在競爭中極具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