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際油價行情這麼低,您怎麼看?

順勢而期


自從新冠疫情三月份在全球蔓延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異常慘烈的下跌,週一美油2005合約竟然史無前例地跌到了負值,收盤為-37美元!這已經顛覆了人們的三觀。而在週二的行情中,美油主力合約2006盤中一度暴跌至12美元以下,最大跌幅超42%。同時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一度暴跌至近18美元,最大跌幅近30%。後有所回升,目前美布兩油分別位於15和20美元附近。

國際原油價格有非常複雜的形成機制,國際政治地緣因素和資本市場的自身因素都極大地影響著原油價格。不過最根本的決定因素還是供求關係。

表面上是沙特率先引起的價格極限戰導致的油價快速下跌,實際上本輪油價暴跌有錯綜複雜的成因。首先,人類遭受了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災難性事件:新冠疫情,目前世界200多個國家中招,主要經濟大國無一倖免。“封城封國”成了普遍狀態,世界經濟活動處於半休克狀態,對於“工業血液”石油的需求斷崖式萎縮,國際能源署的數據是需求每日減少2900萬桶,客觀上造成了原油的嚴重供過於求。而與此同時,主要產油國的石油產量並未明顯縮減。歐佩克+前期達成的減產970萬桶的協議遠遠不足以改變供需格局,何況對協議能否嚴格執行,市場並不樂觀。再有最大產油國美國強行置身事外,拒不參與協議,還有趁機增產搶佔市場份額的小九九,原油的持續下跌也算是情理之中。

不過像上文所述的暴跌情形還是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主要是來得太快了。這種快速暴跌的殺傷力其實很有限,真正對產油國們產生重大打擊的情形是持續的低油價。不用很久,美油油價在20美元下方持續兩月,大批的油企就會紛紛關閉油井油田,甚至破產倒閉,尤其是高成本的頁岩油企業。市場的力量會自動消滅抗壓能力弱的競爭者,供需基本匹配後,油價自然會回升至正常水平。

美國是國際原油市場的重量級、決定性玩家,因為,一、原油錨定美元,以美元計價;二、美國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三、原油的海上運輸航線被美軍把持。所以探討油價根本不能離開美國因素。所幸新冠疫情的蔓延使得美國霸權似乎產生了動搖的苗頭,也許不久的將來,國際原油價格能真正由市場、由供求關係來比較公平地決定,而不是由美國人用各種非市場力量把持。

當前的非正常低油價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它持續的時間取決於人類控制瘟疫、恢復生產的速度。刀哥認為不會太久,可能半年內就會見分曉,油價的恢復性上漲是必然的事。

拉長時間看,這只是人類經濟史上的一個小插曲罷了。

關注@斷斷斷水刀,刀哥帶你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看財經。


刀哥說股事


我這裡假設您是一個想抄底原油期貨的投機者,而不是囤積實物原油的機構。

做期貨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順勢而為。技術面趨勢為王。

因為影響原油價格的基本面因素太多,個人根本分析不全面。他既然在價格上表現出來了下跌,一定有其他我們還不知道的原因,是市場資金的合理行為。

就像這次原油價格跌到負值一樣,事前誰能想到儲存原油成本這一環?也是事後媒體才爆出原因。

做交易永遠不要根據自己的小聰明自以為是,你能想到的,機構的精英們早就計算好了。

你要做的,就是跟隨市場方向,順勢而為。


頂底之王


週一,美國基準原油價格歷史上首次跌破每桶0美元,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表明在公共衛生事件導致旅行中斷、經濟活動受到抑制之際,全球能源供應出現前所未有的過剩。

每桶原油的價格因供應、需求和質量等因素而異。自從公共衛生事件迫使數十億人停止旅行以來,燃料供應遠遠超過需求。

由於供應過剩,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的儲罐正變得如此之滿,以至於很難找到空間。美國能源情報署上週說,截至4月10日,位於美國輸氣管網中心的俄克拉何馬州庫欣(Cushing)的天然氣庫存量約為72%。

紐約瑞穗證券(Mizuho)期貨主管鮑勃•雅格(Bob Yawger)表示:“由於沒有可用的存儲空間,大宗商品的價格實際上已一文不值。”“所以當它是-1美元時,他們會付給你1美元,讓你把它弄出來。”

20日,國際油價大跌,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因21日到期結算價暴跌超300%至-37.63美元/桶,創下歷史首次負值紀錄。

對於6月合約來說,美國庫欣的高庫存局面短期是難以緩解的,但在5月美國需求邊際好轉的中性預估下,低油價倒逼核心產區減產,需求邊際好轉帶動煉廠開工回升有望提升產區與消費區的現貨價格,原油流向庫欣的動力也會有所減弱,再次出現負油價的概率偏低。

 美銀美林預計,美國原油尚需要幾周時間來重新達到平衡,若需求不能回升,預計WTI原油6月份期貨合約價格將轉負。

 有人認為,美國原油價格出現負值,是不是國內可以免費加油。這是存在誤解的,期貨價格不是現貨價格,期貨價格負數不代表大家以後加油可免費還倒貼錢給你。

WTI原油5月交割價負值是美國本土化的定價為主,WTI原油價格的波動對國內原油的影響還是很小的,國內原油錨定的標的還是以布倫特原油為起點衍生定價的中東原油,中國期現交易的油品也同樣以中東巴士拉輕油為主。來兩三個月以後,整個汽油零售端的折扣力度會增強,基本上會輻射到全國範圍,可能會以民營企業為主。

 在眾多分析人士看來,低油價會壓縮油氣開採、燃料加工、化工品生產等行業利潤。“但國際油價暴跌對中國發展利大於弊。目前低油價的情況下,我國也在加大原油的戰略儲備。”

我國是原油需求大國,更需要加大在世界各地期貨交易所的交割地附近具有較強的石油倉儲能力,以保證我國對國際原油供應鏈的重大影響力。國在疫情期後,加強在國際原油期貨交割地和裝運港對倉儲設施的收購或建設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