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過上十分貧窮艱苦的生活,但可以有一個愛你的妻子(丈夫)和幾個孩子(三個以上親生)你願意嗎?

vickelly


有一個真正相愛的人,有幾個可愛的孩子,這樣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即使貧窮艱苦,我也願意。


“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給原配妻子《遣悲懷》裡的詩句,這些年常常被人們引用,但卻有違元稹的原意。元稹的妻子活著時,元稹窮困潦倒,他的妻子雖出身富貴人家,但卻沒有嫌棄,反而能與元稹共患難。因此,當妻子在貧困中早逝,而元稹的境況好轉時,他發出了“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感慨,意思是,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於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表達了自己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可以說,元稹的妻子就是“夫妻恩愛苦也甜”的實踐者。

也許你會說,元稹的時代離我們太遠了,時代變了,這樣的夫妻不會再有了。


2016年剛去世的楊絳先生,我們都熟悉。她的《我們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年輕時去英國留學,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卻樂在其中。他們比賽誰讀書更勤奮,誰讀的書更多。她寫道:“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是我們的樂趣。”

文革期間,楊絳和錢鍾書都被打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批鬥被罰打掃廁所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改造,但他們卻能互相安慰互相照顧度過了那個最艱難的時期。她寫道:”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和我一起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就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是不尋常的遇合。”

正因為他們是有著共同精神追求的相知相愛的夫妻,所以他們能夠度過貧窮艱難的日子,並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也許你會說,楊絳和錢鍾書是偉人,我們是凡人,沒有可比性。


其實,要我說,如今這個時代,兩個真正相愛的人真不可能永遠貧困艱難下去。因為愛,你不忍心讓對方在貧困和艱難中掙扎,你會通過自己不懈地努力,早一天讓對方過上好日子。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相信我,因為相知相愛,你們回走出貧窮與艱難,走向富裕和幸福。


纖纖玉鉤


這個問題好怪異,聽說過"貧賤夫妻百事哀"嗎?

你如果愛自己的家,就不可能讓它一貧如洗。

要是我,我就會和愛人倆個共同奮鬥,給愛人和孩子一個安定溫暖的生存環境。

家——不一定很富裕,但,絕對不能貧窮艱苦。

現在,只要肯幹,那會貧窮+艱苦[呲牙]。



極致的孤獨


不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