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勇敢的芬蘭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入侵芬蘭,蘇聯的入侵計劃是直接進入並擊垮芬蘭,在兩週內獲勝。

蘇聯人受到波蘭戰役的啟發,試圖複製德國的“閃電戰”,他們雖然擁有德國的軍事力量,但戰場地形卻有很大的不同,芬蘭戰場有茂密的森林,而沒有波蘭戰場現代化的道路,整個蘇軍都沒有估計敵人的情報,地圖也不準確。

第二次世界大戰——勇敢的芬蘭

他們將野戰炮帶進茂密的森林,而且每個單位都拖著反坦克炮,但芬蘭沒有坦克。森林間是厚厚的積雪,芬蘭人用滑雪板通過,蘇聯人則被困在路上,靈活的芬蘭部隊迂迴攻擊蘇軍。蘇軍也沒有為芬蘭的冬天做足準備,他們認為可以迅速解決戰鬥。

芬蘭戰場的關鍵在卡累利阿地峽,雖然地峽上有阻擋軍隊的湖泊和沼澤,但沒有無法通過的森林。

蘇軍開始進攻,卡累利阿地峽上的第7軍,目標是要打破芬蘭的主要防禦體系,然後從維堡前往赫爾辛基,有12到14個師的兵力,還有3個坦克旅。拉多加湖以北的第8軍,它的目標是包圍北岸,突破那裡的防禦,然後從後方進攻曼納海姆防線,有6個步槍師和2個旅的裝甲部隊。中部第9軍,有5個師和少數裝甲部隊,他們的任務是將芬蘭切為兩半。北面地區的第14軍,有3個師,計劃從摩爾曼斯克至佩斯塔莫,然後拿下羅瓦涅米。

第二次世界大戰——勇敢的芬蘭

芬蘭司令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和芬蘭人都明白,芬蘭不可能無期限地對抗蘇聯,計劃是堅持到西方各國敢於為止,如果這個想法這不成立,就試圖通過頑強的抵抗,與蘇聯談判達成和解,就算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被征服。

蘇軍在卡累利阿地峽處前進,有12萬軍人與一千輛坦克,芬蘭疏散了當地平民並設防,埋好炸斷坦克履帶的炸藥,每一寸土地都被芬蘭炮兵預先測距定標,甚至還發明瞭一種無法用儀器檢測的木雷,炸掉坦克油箱,芬蘭軍隊還在結冰的湖泊下設雷,逼蘇軍坦克走陸地,因為在陸地上更容易伏擊坦克,防禦工事遍佈從邊界到曼納海姆防線的20到50公里區域。

12月6日,蘇聯人進攻Taipale,拉多加湖側翼,不過這是佯攻,為了誘使芬蘭調動軍隊,然後進攻芬蘭的Summa,但芬蘭人沒上當。而且芬蘭讓出了一片沼澤無人區,引誘蘇軍進攻,成功了。芬蘭炮兵轟炸這裡的每一寸土地,蘇軍傷亡慘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勇敢的芬蘭

其他地區,7日蘇軍佔領了北方的petsamo。蘇聯海軍襲擊圖爾庫、漢科和波爾沃被擊退。並且芬蘭阻擋了蘇聯第9軍在庫姆莫地區的進攻。

從12月1日開始,拉多加湖、卡累利阿地峽的芬軍就十分危險,蘇聯人在湖的北面前進,這威脅著芬蘭的橫向重要的鐵路,這是向地峽增援的動脈。最危險的地區蘇聯有一個師,而芬蘭只有4個步兵營,和一個用雪橇作戰的營,他們盡一切可能阻擋蘇聯人,但蘇軍距這裡的鐵路非常近,如果失守,前線將會崩潰,而曼納海姆防線的後方將暴露給敵人。

芬蘭除了北方,在防線的各處都擋住了蘇軍,這場戰鬥轟動了世界,例如美國、法國乃至德國都十分敬佩這個與“巨人”戰鬥的小國,但蘇聯不會善罷甘休,這場戰爭還沒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