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地市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宜昌、荊州各將新增5條過江大通道

宜昌

川鄂咽喉 東西向的國家節點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決定國家命運的夷陵之戰就發生了3次以上) 所以 東西向的高鐵 高速 基本必過宜昌。同時,宜昌是國家地理1-2級階梯分界線和長江水道的交匯點,中國唯一。就是因為這點,三峽和葛洲壩孕育而生。這樣讓宜昌“咽喉”的地位更加提升。宜昌成了疏通長江水道發展長江經濟帶必須疏通的國家咽喉和節點。(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副部級以上 這兩年先後專題考察宜昌不下5次)。

近年,有新規劃大批過江通道:

香溪長江公路大橋|在建|公路|S255|橋樑

興山至長陽高速公路過江通道|規劃|公路|興山至長陽高速公路|需進一步論證

宜昌軌道公鐵兩用過江通道|規劃|道、城市|宜昌軌道3號線、城市道路|需進一步論證

湖北三地市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宜昌、荊州各將新增5條過江大通道

宜昌東豔路過江通道|規劃|需進一步論證

宜都紅花套過江通道|規劃G318改線、城市道路|需進一步論證

市道路

襄陽

南船北馬,南北向的國家節點,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決定國家命運的襄陽之戰 歷史也是發生多次) 所以湖北西部南北向的高鐵 高速,基本必過襄陽。

湖北三地市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宜昌、荊州各將新增5條過江大通道

荊門

“湖北天元” 湖北之中,類似於湖北的武漢 ,比鄰宜襄東望武漢,這樣的中心位置,在路網密集的大趨勢下,必然成為承東啟西承上啟下的省域樞紐繞不開的。

荊州

清代大地理學家顧炎武說,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

何言乎重在荊州也?夫荊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陽之蔽,西有夷陵之防,東有武昌之援。楚人都郢而強,及鄢、郢亡,而國無以立矣。故曰重在荊州也。現在的荊州,只是沒有發揮好。

近年,有新規劃大批過江通道:

李埠長江公鐵大橋|規劃|鐵路、公路|荊州至岳陽鐵路、G55改線橋樑

湖北三地市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宜昌、荊州各將新增5條過江大通道

觀音寺長江大橋|規劃|公路|武漢至松滋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橋樑

石首長江大橋|在建|公路|G234橋樑

監利至華容公鐵兩用大橋|規劃|鐵路、公路|仙桃至華容鐵路、G240橋樑

荊嶽長江公路大橋|建成|公路|G4W2橋樑

什麼叫做地理優勢,說白了。特殊性和不可取代性。比如新加坡,就是絕對的地理優勢。比如東西向的宜昌和南北向的襄陽 就是地理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