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如何理解,是在暗示人們要酒池肉林嗎?

歲月有聲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這是余光中在《尋李白》中的詩句,也是迄今為止對李白式的豪放與浪漫給予的最精準的評價。李白的詩句,離不開酒,離不開月。倘若他的詩句都是充滿了及時行樂的悲觀語調,李白不可能被推崇到“詩仙”的高度。

而《將進酒》裡的這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自然也不是勸人及時行樂、暗示人們要酒池肉林的悲觀主義論調。

恰恰相反,這應該是李白豪放不羈的精神寫照。理解這句詩的真正內涵,不僅要聯繫上下詩文,而且要懂得李白的酒精精神。

李白的詩文,離不開月,“月”增其浪漫與飄逸;也離不開酒,“酒”增其激昂與豪放。對於李白來說,得意時縱酒,失意時也縱酒。即使是月下小酌,也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更不用說他曾高呼“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酒對於李白來說,是精神愉悅的興奮劑,是擯除煩惱的忘憂草,更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斗酒詩百篇”,醉酒之下的李白,自由而奔放,浪漫而飄逸,灑脫而大氣。不管身處何種逆境,對於李白來說,沒有杯中酒所解決不了的事情。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已。

就這首《將進酒》而言,李白之所以高喊“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一豪壯之語,那是因為詩人開篇就提出了人生易逝的生命悲劇,歲月猶如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生命就似高堂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這般無常,生命如此脆弱,這樣的悲劇,是生命本質的必然。所以,這位“謫仙人”要在豪飲醉酒之中,與君同銷萬古愁。這樣的豪飲放縱,不是悲觀厭世,反而是一種豪放與曠達。李白正是直面這種生命的悲劇,笑傲這短暫人生。

這就像尼采所言,“在酒神藝術的沉醉中,通過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對永恆輪迴之人生苦痛,從而達到生命自身美化和歡愉”。李白在酒中超脫,笑傲人生,藐視權貴,只追求自己精神的寬廣與自由。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對人生無常和生命短暫這一悲劇性的對抗,也是為了抒發自己“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不平之氣的吶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以杯中酒澆心中之塊壘。縱使豪飲,也要做這“酒中仙”,因為“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的縱酒歌唱,是在清醒意識到生命悲劇性之後仍能堅信自我的昂揚向上,是縱使消愁也要將王權富貴藐視的曠達豪放。他並不提倡酒池肉林的醉生夢死,他只堅信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的豪邁與恣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寫下這句詩的李白,當時已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長達八年之久。漫漫長夜裡,李白並未忘記自己的胸懷抱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能寫下如此豪邁之語的人,怎麼會暗示人們要在酒池肉林之中沉醉不醒呢?

這樣的豪邁,反而是一種永葆青春與活力的精神寫照,是作為詩人所必須要有的精神態度,“在他們的生命中就必須要有一種朝氣和春意,有一種常駐的醉意”。李白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此箋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意思是: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盃無酒空對明月。該句出自唐代李白的《將進酒》。當時李白即興而作,發洩酒後的鬱怒情緒。所以讓人感覺到,只有及時行樂才能抒發了憂憤的人生!詩中交織著失望與自信、體現出強烈的狂放個性。全詩情感飽滿,且起伏跌宕,寫作手法極其誇張!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也表達出詩人對榮華富貴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宣洩懷才不遇之情。詩人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激憤情緒,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現代人切不可有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要趁著新時代的東風,趁著大好年華奮勇爭先,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張海軍書法


此句並非讓人沉溺於花天酒地、酒池肉林的氛圍中。有喚醒人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好心情,激發正能鬥志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