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個機遇與希望交織的季節。往常,人才總是在這個季節加速流動。今年有些特殊,在國內人才市場降溫的形勢下,成都人才競爭指數逆勢而上、排名第二,僅次於北京。
“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是一句口號,更是城市承諾,如今已然成為事實——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中日(成都)城市建設和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示範項目、東部新區建設、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成德眉資同城化等重大戰略機遇在蓉疊加釋放,這座城市將擁有更好的前景,也賦予了更大的禮遇。以至於,“蓉漂”不僅是風尚,更成為了一個品牌、一種共識、一個現象和一大趨勢。
“蓉漂”人才有一個專屬的節日: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今年4月25日,成都將迎來第三個“蓉漂人才日”。節日的臨近,期待的熱情持續升溫。也正是在此刻,我們不禁想去拓寬思考,這座城市對於人才的承諾,是怎樣一步步落地實現的?
35萬人才落戶背後
為何他們都想成為“蓉漂”?
在成都,“蓉漂”人才不僅有節日,還有量身定製的微電影和MV。《留在成都》,就是專屬於“蓉漂”人才的“蓉漂”之歌。而事實上,留在成都,不僅僅是成都對人才的呼喚,也道出了人才的心聲。數據顯示,“成都人才新政12條”實施以來,全市累計落戶的青年人才達35萬人。
換一個視角來看,在2019年,成都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在世界城市中排名第93位、超過深圳,本地高校應屆生留存率居全國第三,成為新一線城市中最受年輕人喜歡和中高端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更榮獲了“2019全國最佳引才城市獎”,並榮登《財富》雜誌“大學生和青年求職者吸引力城市”榜首。
數字背後,透視出這座城市引才育才的誠意,及其對人才不斷提升的城市吸引力。“蓉漂”從五湖四海而來,為何願以成都為家?其實“蓉漂”最有發言權。
數天之前,四川科創板第一股成都先導敲響了上市鑼,其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進就是一名“蓉漂”。2012年,李進辭去阿斯利康全球化合物科學總監的工作,回國創辦了成都先導。也正是在這片沃土上,他的夢想從種子破土長成了參天大樹。
更好的城市,更多的機遇,迎來了更好的你
這座城市發展很快,時間每跨過一步,都會有一個更好的成都,呈現出更多的驚喜、更新的氣象。越來越多優質的人才,將成都選定成為了夢的起點。相應的,人才的紮根與拼搏,成就了越來越好的成都。
來自成都市人才辦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成都市擁有國家、省、市級重點人才計劃2938人、頂尖團隊167個,孕育出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以及18家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
而截至2019年12月底,成都市共有兩院院士3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856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280人。
作為生物科技領域的高端人才,“80後蓉漂”魏亮在成都已創立了兩家公司,並拿到了“蓉城人才綠卡”。“這裡有好的機遇,有宜居的環境,更有著家的溫度”,魏亮說他幸運地見證了一座城市的迅猛發展,也見證了一個越變越好的自己。
塑造更具影響力的“蓉漂”品牌
來成都,做“蓉漂” 不僅是選擇,更是風尚
成都對人才的這份誠意始終在持續,不斷在深化。從“成都人才新政12條”至今,成都還在不斷加大政策力度支持人才發展,也在想方設法,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當然,這不僅靠誠意,更要靠智慧。近些年來,成都將人才工作品牌化,塑造了“蓉漂”品牌。
“蓉漂計劃”“蓉漂人才薈”“蓉漂人才發展學院”“蓉漂人才日”“蓉漂青年人才驛站”“蓉城人才綠卡”,這些“蓉漂”品牌的六大拳頭產品從不同維度展示著成都人才發展環境的吸引力,也加持成都這座城市的影響力。
比如去年正式啟動的“蓉漂人才發展學院”,便是聚焦城市戰略、企業成長和人才發展之需,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業界共治”模式,著力打造人力資源深度開發與協同平臺,培育一批具有戰略眼光、國際視野、自主創新能力的跨界複合型人才,以育促引、以育促產、以育促留,打通城市新的人才流量入口。而學院的全新模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屬首創。
為精準吸引更多“蓉漂”加盟,成都大力實施“城市獵頭行動計劃”,以城市之名面向海內外發布人才“招募令”,提出“系統架構師”“數字娛樂技術人員”等首批20個急需緊缺崗位,並將崗位精準定位到產業功能區及重點需求企業,人才可按圖索驥,尋求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
為優化“蓉漂”服務環境而成立的成都人才綜合服務中心,也是於去年8月揭牌試運營。服務中心是成都精心打造的“人才之家”,也是各類人才認識成都、感知成都、瞭解成都的“橋頭堡”。
這一系列的行動,背後是成都對人才的求賢若渴。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開啟新徵程,新一輪成都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風正勁,更加需要廣聚天下英才。也正因如此,今年的“蓉漂人才日”,預示著一段新的征程: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