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更替换新、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当然也随之改变。思想改变不是从人长大之后接触更多才不一样的,而是从有小生命的那一刻起,这个小生命所处的环境已然是不同了的。

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不要小看那些孩子,他们并不是你认为的“孩子”,他们可以说是一个“小大人”。他们随着长大,慢慢地也学会利用人的心理来达到自己的需求,而他们的“察言观色”使他们成为了各种不同的人,甚至可以说对他们的人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先不说改变人生那么大的,就从幼儿期的满足心理讲起吧。从我们自身扩展到我们身边的小孩,看一下我们幼儿期是否真的有“察言观色”的能力。

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记得我小时候,我家只有我一个小孩,每次我大姑来我家走的时候,我都想跟着我大姑去她家,因为她家孩子多热闹。但大多时候,我奶奶害怕给大姑家添麻烦,就总是不让我跟着去。一来二去的,每次大姑走的时候,都会给我塞上个一块,两块钱,久而久之,我也是真的形成了习惯,也会使用了想去大姑家的借口缠来了一两块钱,有时候也就五毛钱,但是总是能满足我想要钱买零食的心理。可能大人也知道吧,但是为了省去麻烦就给个也不算太多的一两块钱来打发我。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一两块钱不多,但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可以用一毛一毛的买东西的,再加上我们家是农村的,对于农村的孩子那时候能买来零食吃就很不错了。这是一方面,其实很多身边小孩都会有这样的类似的情况。总是听到谁家的孩子一去超市看见什么东西就会撒泼打滚的躺在地上不走了,孩子家长也常常觉得这样颜面扫地,因此很多时候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满足了孩子。

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我印象中有一次,我和我表妹因为什么发生了争吵,她那时候还就那么几岁,但是在我说她不听话的时候,竟然拿小凳子想打我。完了在我奶奶回来的时候,我奶奶问我是不是打她了,我说没有也没有相信我,反而说她那么小懂什么。是啊,她那么小……大人们总是认为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不懂。但是为什么在孩子婴儿期就会利用哭闹来达到目的让妈妈抱,这时候的大人总会说,你看这小家伙,就是故意的,那为什么这么说就没有联想到一些东西呢?虽然这样说可能会觉得这是对孩子纯真的本性的一种污蔑,但是不是说孩子本身不纯真,而是有时候的过度满足会真的害了孩子,甚至酿成大错。

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个小孩小时候听到小贩卖针的时候,偷偷摸摸的自己藏了一颗针,回到家之后他的妈妈不是教育他,相反竟然夸他做得好,等到大的时候,这个孩子因为偷东西坐了牢,他妈妈去看他的时候他想要什么还是在满足这个长大的孩子,这时候孩子并没有感谢,而是咬了他妈妈一口,并带着恨意跟妈妈说“我小时候你为什么不好好管教我”。你看,虽说父母养育我们,我们不论怎样也要感谢父母,但是一旦自己犯错都会忍不住埋怨父母,也真是应了那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其实,我认为这是心理上的影响,主要在于平时家长怎么疏导,如果心理出现偏差真的会出现不好的事情。

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鲁迅在他的一本书《孤独者》中提到“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没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端……”其实,错误的本身不是花果,而是我们这些修理花果的人是否修理得当。

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就拿最近网上出现的一个事例来看,一个十三岁的堂哥把十岁的堂妹杀害的事情。这件事一出网上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说:“不能再对未成年人仁慈了,一定要对受害者负责,惩治施害者。”网友们为什么觉得一定要惩治施害者呢?正是因为现如今的未成年人并不同以往,网络新时代的如今,让不少未成年人成了施害者。网友们觉得十三岁的孩子不小了,已经懂得了不少东西,而作为教养人不应该仅仅注重学习成绩,他们心理发展真的尤为重要!其实,有很多网友在这几点和案件太多的关注就是怎么用法律去处理施害者,并且不少人提议修改法律。可是有多少人反思过这件事的本身的源头来源于哪?难道教养人不应该关注施害者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心理去加害别人?说真的,虽然未成年人施害者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也不要因为网络上一片儿都是关注怎样修改法律的语言而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反思自己。古有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不是让我们看的,人谁不会犯错,但就怕错了不懂得反思。

看了这些,你还会认为孩子只是“孩子”?可别自以为是了!


网络的迅速发展我们是应该可喜可贺,可是我们也逐渐忘记了未成年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也很重要,这是影响正确树立三观的关键期。特别是做家长的,真的很想问你们,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能比你孩子的品性成长趋向更重要?真的,很多家长觉得我就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我很有经验,我这样并不会造成什么,只是为了孩子好,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自以为是的心理。但是,不是说家长们的家育有什么差错,而是他们总是自以为是的用老一套的思维去教育,而教育大多也只是表面上的教育,因为他们也总是相信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并不会太复杂。可是又有多少家长去深究过自己孩子的心理描写呢?

家长们真的低估了那些对你“察言观色”又耍小心机的孩子们。如果没有关注到及时纠正会是什么后果相信也不用我多说了吧。

莫要有更多的孩子这句话“得了逞”。


“《亲爱的弗洛伊德》说: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是这个地球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