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风云之,血战绵竹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阴平古道,山势险峻,道路崎岖,七百余里无人烟,严格意义上来说,阴平古道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道,因为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但是,只要从这里走过去就能够到达蜀中。

公元263年冬。在人迹罕至的阴平古道,无数的魏军将士在崎岖的山路上正在艰难的前行着,而阴平古道的险峻也远远超过了邓艾的想象。由于山路的难行,很多的士兵都不慎失足坠入了万丈深渊。而前方的数千士兵在邓忠(邓艾之子)的率领下,正在开山路,修栈道,架浮桥,为后面的全军开路。

一路走来,邓艾和他手下的将士经过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马阁山。不过,这时候全军在也无法前行了,因为,前方根本就没有路。要过去,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从山上跳下去。看到此景,所有的魏军将士都哭了,这些日子,他们经过无数的险阻,同时,看过很多的战友都死在了这条路上,而这一切一切,为的就是走过这条路,进入到蜀中,可是,现在道路断了,过不去了,以前所有的付出都白费了。

两晋风云之,血战绵竹

这时,邓艾大喊道,我们就是一把尖刀,马上就能够插入敌人的心脏,前方不论多么危险,都挡不住我们的前行,现在就让我们共度难关,闯出一条路来建立功勋。然后,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把身体裹住,率先从山上滚到了山下。士兵们见到主帅都不怕死,因此,纷纷效仿,用毛毡或被子裹身滚下了大山。

邓艾滚到了山下,从毛毡里面趴了出来,虽然刚才从山上滚落之时,身上留下了很多处伤口,但是邓艾心里高兴,因为他成功了。而这时,山上的魏军也陆陆续续从山上滚落下来。然后,邓艾命全军集合,这时候才发现,很多的将士永远站不起来了。

邓艾忍住悲痛的心情,命邓忠继续在前开道,在路上,他们发现了一些废弃的蜀军要塞,曾经都驻扎过大量的蜀国士兵,后来被刘禅撤消了,邓艾叹息,如果这些要塞有蜀军把守,我军危矣。最后,这群顽强的魏国士兵在邓艾的率领下终于征服了七百里的阴平险路,穿插到剑阁后方,到达了江油城外。

两晋风云之,血战绵竹

江油城的守将是江油太守马邈,邓艾得知马邈手下有三校蜀军(每一校一千人),而江油城易守难攻,如果蜀军据城紧守,对魏军的作战将会十分不利,所以,必须要把江油的守军吸引出来,在城外将其歼灭,那样,江油就好打了。因此,邓艾命田章率所部从剑阁方向向西挺进,直奔江油。而自己率主力藏在摩天岭北麓,等待江油守军出城进攻田章所部,趁江油空虚之时,率军拿下江油。

而江油太守马邈果然中计,认为魏军人数不多,命手下部将率三千蜀军出城设伏伏击魏军,结果,被田章击败。而邓艾一听蜀军已出城,江油城内空虚,马上率兵从摩天岭北麓直奔江油杀来。这时江油城里已经没有什么兵力了,同时马邈得到消息,出城设伏的三千守军也被魏军击败。马邈一看守城无望,最后,选择了投降邓艾。

魏军打下江油以后,粮食,物质都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同时,邓艾知道,自己孤军深入敌国后方,时间对于己方是相当的重要。所以命全军稍作休息,然后,率军直奔通往成都的第二道险关涪城(今绵阳)杀来。

两晋风云之,血战绵竹

这时候,成都的皇宫大殿内,被一片紧张的气氛所包围着,西蜀皇帝刘禅和满朝文武正在商讨对策,因为不久前,前方传来消息,邓艾偷渡阴平,拿下了江油城。

刘禅和文武通过商议,最后决定从成都派兵,将这股入侵之敌歼灭,同时,命人到剑阁通知姜维,看看姜维有没有好的对策,另外命永安都督,右大将军阎宇率兵救援成都。

成都方面的军队都是由成都的城防军和皇帝的羽林军组成,军队人数在三万以上。主帅由刘禅的女婿,诸葛亮之子,卫将军,尚书仆射诸葛瞻担任。另派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以及诸葛瞻长子诸葛尚等人随军出征。

诸葛瞻率大军出了成都,马不停蹄的向涪城出发,半路上,得到禀报,邓艾也率军出了江油,奔涪城而来。这时候,尚书郎黄崇建议诸葛瞻马上派一支先遣部队,或令涪城守军,让他们赶在魏军之前快速的到达江油至涪城之间的路上,占领那里的险要之处。然后,依险据守,阻击魏军,魏军远来,又是孤军深入,虽然占据江油,但是靠江油城里那些物质,也支撑不了多久。只要蜀军支持些时日,等到剑阁方面派军过来,我们双方夹击,魏军必灭。

两晋风云之,血战绵竹

可是,不论黄崇如何苦劝,甚至跪在诸葛瞻面前,告诉诸葛瞻,如果涪城失守,魏军就会进入到平原地带,我军在也无险可守,那时国家必亡。结果,诸葛瞻始终都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只是派先头部队赶到涪城,和涪城守军一起守住了涪城通往绵竹的各处关口,等待主力的到来。

从江油到涪城有一百多里的山路,道路不但崎岖难行,同时,在路上有很多的险要之处。另外,邓艾也得到消息,诸葛瞻率成都方面的蜀军也奔涪城而来。因此,邓艾在行军的过程中,十分担心路上有诸葛瞻派来蜀军占据有利地形,阻击魏军。所以,命全军快速行军,尽量赶在诸葛瞻派兵在半路拦截之前赶到涪城。

结果,魏军在这一路上比较顺利,几乎没有遇到过蜀军。到了涪城,邓艾命全军向涪城发动进攻,这时诸葛瞻的先头部队,在张遵的率领下也已抵达涪城,张遵并没有守城,而是率兵出城主动迎敌,结果在城外中了魏军埋伏,蜀军大败,张遵战死。邓艾乘胜猛攻涪城,经过一番苦战,涪城失陷。蜀军的败军逃出涪城,正遇诸葛瞻的大军,然后把涪城陷落的消息告诉了诸葛瞻,诸葛瞻无奈之下,只有退兵回到绵竹。

两晋风云之,血战绵竹

邓艾打下涪城以后,命全军在城内好好的休整,同时,命人给诸葛瞻去信,劝其投降,并以琅琊王的爵位诱惑诸葛瞻,结果,诸葛瞻拒绝投降,并斩了信使。邓艾大怒,率二万魏军进攻绵竹,而诸葛瞻也率蜀军主力出城迎敌,魏蜀两军在绵竹城外的平原上展开了一场激战。

邓艾命其子邓忠和军中司马师纂各率所部进攻蜀军两翼,结果,被蜀军击退,二人率残部撤回。邓艾大怒,要斩杀二人,被诸将劝住,又命二人戴罪立功。结果,二人率军拼命进攻蜀军,最后击破蜀军两翼防线,邓艾大喜,命全军出击,诸葛瞻一看蜀军要败,带着儿子诸葛尚亲自来到战场的最前沿,率领着蜀军杀向迎面扑来的魏军,而后方的黄崇也激励着蜀军将士,杀向了魏军。

两晋风云之,血战绵竹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绵竹城外到处都是两军将士和战马的尸体,以及折断的刀剑,鲜血几乎流成了河。经此一役,三万蜀军全军覆没,诸葛瞻,诸葛尚,黄崇,李球等人都战死在了沙场,而魏军也付出惨重的代价。

然后,邓艾派军占领了毫无抵抗之力的绵竹。打下绵竹以后,邓艾率军继续前行,又攻占了通往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雒城(今四川广汉北),逼近西蜀的都城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