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222.96億公里遠,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什麼意思?

趣味探索訊 估計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對外太空產生過種種幻想,太陽系之外星際空間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是否有大量石頭飛來飛去,是否並非如想象中的那麼黑暗,是否有多個外星飛船在快速穿梭,因為多部科幻電影中的片段就是如此。事實上星際空間真的無比空曠,幾乎什麼也看不見,既沒有大量石頭,也沒有多個外星飛船,不過卻有一艘破舊飛船在飛行,它的前方是無盡黑暗,後方是發出微弱星光的太陽系。

已到222.96億公里遠,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什麼意思?

這艘破舊飛船不是“別人”,正是上個世紀70年代發射的旅行者1號,它是全人類最引以為傲的遠航人造物,是5個離開太陽系人造物清單中最遠的一個,也是速度最快的一個。根據NASA網站航海家頁面顯示,截止到2020年4月23日,它距離太陽為222.96億公里, 也就是說太陽現在發出光線,需要20小時34分35秒後才可以接收到。旅行者1號秒速16.9995公里,比秒速15.3741公里的旅行者2號還要快。

已到222.96億公里遠,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什麼意思?

最神奇之處是,相隔222億公里遠的它還在通過超長無線電波傳回科學數據,這些數據不斷地刷新我們對星際空間認知,比如,探測數據顯示出太陽磁泡呈現奇怪形狀,並非之前想象的球狀或橢圓狀,星際空間並非什麼都沒有,存在多種看不見粒子,它們組成科學中所說的宇宙射線,一種致命的有害射線,宇宙射線充斥整個星際空間將每個星系自動隔離起來,似乎阻止人類走出太陽系。

已到222.96億公里遠,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什麼意思?

每一個月,旅行者1號都會傳回4至5批科學數據,每批需耗時好幾天,在2020年3月,回傳4次科學數據,時間分別在3月5日,3月12日,3月19日和3月26日。4月已經傳了三批數據,今天是4月23日,到送回第四批科學數據的時候了,這些數據被填進太空飛行運行時間表(SFOS),SFOS一共分為19個表格,每個表格中被自動填充多個阿拉伯數字和二進制數字。顯示了旅行者1號近期的全部活動。

已到222.96億公里遠,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什麼意思?

儘管這些表格看起來很是簡易,但實際上不是專業人士完全不懂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看到這些表格,心中莫名產生了對科學家的敬意,未來人類是否能走出地球,移民外星球,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專家。雖然這些數字看不懂,但它們應該和旅行者1號四種還在正常供電的科學儀器讀數有關,宇宙射線子系統(CRS)、低能帶電粒子(LECP)、磁力計(MAG)和等離子波子系統(PWS)。

已到222.96億公里遠,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什麼意思?

毋庸置疑,旅行者1號是世界上最經久耐用遠程航天器之一,截止到4月23日,它已經探索了42年7個月17天,已經到了晚年時期,不管是科學儀器、核心電腦、核電池,還是通訊系統,都已經過時了好幾十年,該到更新迭代的時候了。2025年後因電力不足而失去一切聯繫,成為一堆廢鐵,未來會不會被黑洞捕獲,會不會被外星人截獲,會不會再次回到太陽系,反正我們都不可能知道了。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