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導讀:“格物”源於四書五經《大學》中的三綱領八條目,是我國儒家思想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兩千多年來,歷代儒學大師們都對此做了解釋,由於歷史的侷限性,許多解釋我們不好理解,對此,我想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探討,希望古老的智慧在現在人的身上大放異彩!

認知心理學起源於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是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和研究方向。從廣義性看,認知心理學研究的範圍包括注意、記憶、意象、表象、創造性、問題解決、言語和思維活動等,是人類的高級心理過程。

認知心理學和格物有什麼聯繫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認知心理學的問題解決。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問題解決是認知心理學一個重要內容。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思維是一個高級的複雜認知過程,主要表現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人的思維從問題開始,沒有問題也就不需要思維。當人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希望問題得到合理解決,這就推動人們去思索問題的答案,尋求解決問題需要的知識,根據問題情境提出種種假設,並設法去驗證這些假設的合理性,這個過程就是認知心理學說的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有個流程:問題起始狀態—所需知識或工具—問題情境--假設—驗證—問題的目標狀態等。

問題解決理論起源於心理學家桑代克對貓的實驗,他把動物的學習行為稱之為嘗試—錯誤的行為。

他的試驗是把貓關在一個籠子裡,只有一根繩子能打開籠子的門。當貓關進籠子後,它極度恐慌,想跑出來,但它沒有拉開繩子的經驗,因此在籠子裡亂抓亂咬,在慌亂中,突然碰到繩子,門被打開,貓從籠子裡跑了出來。

以後再把貓放進籠子後,它就不再亂抓亂咬了,而是直接拉開繩子跑出來。貓的試錯是沒有邏輯推理的,只是憑經驗。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後來,心理學家柯勒通過對黑猩猩智力長達7年的研究,他發現,動物解決問題依賴於知覺情境的改組,即將原來的知覺情境改組成一種新的結構,因而表現對整個情境的頓悟。他的理論被格式塔心理學稱為頓悟理論。

柯勒在研究黑猩猩學習時,他設計了多個實驗,其中最著名的是“接竿”。他首先將飢餓的黑猩猩關在籠中,籠外遠處放置黑猩猩想吃的香蕉,同時在籠子與香蕉之間放置數條長短不等的竹竿。黑猩猩要吃到香蕉,需要將兩根竹竿接在一起。觀察中發現:黑猩猩幾次嘗試用單根竹竿取香蕉失敗後,突然將兩條竹竿接在一起而達到了目的。

這說明,只要外部條件足夠,面對情境會產生頓悟,這就是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起源。

問題解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隨時都會遇到,簡單的問題、程序化的問題都好解決,但是,涉及人生的目標選擇、人際關係、婚姻情感、親子教育、職務升降、購房買車等重大問題時,可能都很迷茫,這不是一般的認知所能解決的。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人生的許多問題,我們即沒有桑代克貓的幸運,也沒有柯勒黑猩猩的頓悟能力,比如一個人想掙到一筆鉅款過上富足的日子,如果成為一個問題的話怎麼辦?有的通過炒股、做生意、努力工作掙錢,可是,最終也沒有桑代克的貓那麼幸運,然而極少數人全靠偶然掙到了錢發財了,但他不是靠頓悟,只是偶然而已。

再比如一個人患了絕症,他不甘心就此結束生命,那麼這就是一個重大問題,怎麼解決?有些人四處求醫,這很像桑代克的貓,即便這樣,終是良醫難求,最終還是去世了。

面對絕症,這也不是靠頓悟能解決的,因此,認知心理學提出問題解決這個命題,通過理性思考,有效行動,對生活是有實際意義的。

問題解決永遠考驗著一個人的能力,但是一個人的能力確確實實是極其有限的,因此,很多人像桑代克的貓付出了時間的代價,乃至生命的代價。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如果是從得失的觀念看問題的話,付出時間的代價,還有經驗積累的收穫,可是面對絕症這樣的問題,無論如何是輸不起的。仍然以絕症為例,如果醫生判定,這個患癌症的病人只能存活三個月,可是本人又不甘心死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我認為,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格物。

關於格物這個概念,從認知的角度說,我們的古人從來沒有通過對動物試驗受到啟迪,而是聖人之道為後人提供了為人處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中的三綱八目就是這樣的思路。

三綱八目是高端思維下的大框架認知心理學,古人用極簡練的文字,為我們設計了理想人格框架,這也是人格昇華之路。

三綱八目中的三綱是:明德、親民、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的格物是基石。

但是如何格物呢?古人沒有交代,也有的說,格物是古人研究物之理的方法,這個方法已經失傳。幸運的是,在《大學章句集註》中有這麼一段文字,為格物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方法。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文中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於理有未窮,故其知又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這段文字的重點是說,人有知的靈性,天下萬物都有其理,只要窮盡了物的理數,久久用力思考,一旦豁然貫通,物的大小結構以及物與物之間的關係就全部明白了。格物就能致知。

格物與致知的關係密切相關。格物的格,有研究、推導、思考、判斷、辯證之意,關鍵的是窮盡物的原理。窮盡物的原理,窮盡物與物之間的關係,一旦豁然貫通,眾物之表面精粗無不到,就是知之至。如果格物致知了,是不是問題就已經解決了?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格物,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格物的人是誰?格物需要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如何從總體上把握事物?《大學》開宗明義,為我們提供了三個線索:

一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果是一個明德、親民、至善的人,那麼這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一定是沒有侷限性的。如果是一位自私自利、苟且偷生、無惡不作的人,那麼他的格物將受到極大的侷限。這是一個人格問題。

二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說的是一個站位和心態問題。

三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是要求我們從時間維度和事物發展的維度把握問題,這是客觀的態度問題。

以上三點是格物的前提。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八目是人生的理想和實現理想的所要遵循的路線,而且呈遞進關係,來回推導,人生就不會迷惑。

結束語:認知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問題解決,格物是也是問題解決。認知心理學的問題解決有其條理性,而傳統文化中的格物不僅有條理性,還有人格上的要求,站位和心理的要求和總體把握事物的維度要求,另外還有八目中的關係性要求,如果脫離了這些基本點,僅問題而問題,一定被事物所迷惑。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專欄

即學即用心理學

作者:博約健康養生苑

18幣

11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