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戰術之遊擊戰

在教科書和影視劇中,游擊戰被吹得神乎其神,地道戰、地雷戰、游擊戰,憑這些我們就能讓強大的日本滾回老家,越南人也是靠游擊戰趕走美國佬,塔利班同樣是憑藉游擊戰,打得美國大兵神經崩潰!

游擊戰真的有這麼厲害嗎?如果真的如此戰無不勝,為什麼在當今和近代的很多戰爭中,卻極少有采用這種打法的呢?比如伊拉克、利比亞、南斯拉夫,幹嘛非要和老美死磕,最後弄得沒有好下場呢?

首先,游擊戰其實並非萬能的戰法,對各種條件的要求極為苛刻。游擊戰最大的問題就是給養問題,由於遠離城市和郊區,游擊戰軍人必須得到山裡百姓的糧食補給,如果平日裡不能善待百姓,打游擊的時候怎麼能獲得大量的糧草呢?所以,獨裁的薩達姆、卡扎菲註定不敢打游擊,打游擊只能死得更快!

另外,打游擊需要不斷遷徙,打一槍換一地,不可能依靠固定作戰區域的資源補充,而戰爭是最消耗資源的。如果敵人實行“三光”政策,或者將一個地區的居民全部遷走,游擊戰就只能陷入衰亡。另外,如果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程度很高,也是打不了游擊戰的,只能接受殘酷的巷戰了!

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游擊戰需要部隊化整為零,對行軍的機動性要求很高,這就註定了游擊隊不可能攜帶重型武器,當然,游擊隊也無法得到重型武器。憑藉“小米加步槍”,想要衝擊敵人城市的銅牆鐵壁,顯然難比上青天。最多隻能拆敵人的路、放敵人冷槍,打擊一下敵人士氣罷了!

除此之外,游擊戰也會給幫助自己的鄉親們帶來災難,因為游擊戰是要以平民百姓作為盾牌,或者藏身於百姓之間的。如果不是像抗日戰爭那樣胸懷國恥家仇,是沒有百姓願意心甘情願做這個靶子的!正所謂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千年不變的道理!

當然,打游擊戰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要有廣袤的國土縱深,所以中國可以打,伊拉克打不了。但為什麼二戰時蘇聯不打游擊戰,這又要另當別論,因為蘇聯幾乎全部的重工業都集中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幾個大城市,丟了這些城市,國就亡了!

總之,游擊戰打與不打,都要分情況而言,恰好我們領土大,恰好我們的人口多,恰好我們的百姓同仇敵愾,所以我們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