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0例臨床研究 他向世界證明了“穴位的存在”

超5000例臨床研究 他向世界證明了“穴位的存在”|這就是四川科技傑出貢獻獎得主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熊筱偉)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隨行一位記者突然闌尾炎發作,需要手術。為避免意外,中方提出可用針刺麻醉,因為相比西藥它幾乎沒任何副作用。痊癒後,這位記者回國發表文章介紹針刺麻醉,讓針灸第一次走進國外大眾的視野。

從“知道”針灸到“接受”針灸,全世界走了幾十年。而四川科學家梁繁榮,是這幕後的“推手”。十幾年來,這位成都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新晉四川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得主始終在幹一件事——用現代科學方法,證明針灸的有效性。

“本世紀初國外還有學者發文說試驗證明,針灸沒用。當時我就腦子裡就一個想法,這個問題(對針灸來說)生死攸關。”在他看來,大量實踐早已證明了針灸的有效性。至於外國專家試驗結果,梁繁榮直覺認為可能是操作不當等原因。

但這怎麼向世界證明?

為此梁繁榮和同事啟動了規模空前的針灸臨床試驗。2006年至今,他們先後做了超過5000例對比試驗,涉及偏頭痛、消化不良、面癱等十多種疾病。“理論是中醫的,臨床試驗則是西醫的,用盲選、隨機對照研究等現代科學認可的方法。” 梁繁榮介紹團隊會通過造影檢查、心電圖等獲得相應評價指標,來反映使用和未使用針灸患者之間的差異。

大量試驗結果證明,針灸的有效率高達70%至90%。根據省科技廳提供材料,梁繁榮主持的針灸穴位效應特異性基礎研究,第一次系統、客觀回答了國際學術界對經穴效應特異性的質疑,為穴位的存在提供了科學證據。相關成果在國外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後,直接推動了德國、英國、美國等將針灸治療偏頭痛等臨床常見疾病納入社會保險體系。

如今,針灸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中醫治療方法之一。在英國倫敦,針灸診所超過1000家;在日本,針灸醫師數量甚至比中國還要多……梁繁榮和團隊,似乎可以歇一歇了。

只是他根本就歇不下來。相比過去,梁繁榮更願意和記者聊手裡正在做的事兒。“通過我們研究發現,穴位是‘活的’!根據身體狀況,它會發生變化!像有些穴位,平時按壓沒感覺,生病後再按就會覺得痠痛……”按目前進度,明年團隊就會有初步的研究成果。這一切,都比獲獎更讓他感覺興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