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於身,伺機而動,即為自醫!

心繫於身也就是將心收回來掃描、觀察身體的狀態,感知周身的感覺。

心繫於身,伺機而動,即為自醫!

一旦你如此去做,你便能發現自己的心是多麼散亂,你剛開始根本就沒有能力收她回來。但只要你耐心而又持續的去嘗試,慢慢的就能在某些時候能做到,然後就能發展到越來越多的做到,以及更多的做到……

當我們越來越熟練的做到心繫於身,慢慢的你就會很自然感覺到身體的狀態:

■ 某個站立的瞬間,你發現自己一直都習慣用右腿承重身體從而導致了整個右腿比較有力,同時會感覺累,而左腿因為長期相對少用而相對虛軟無力。

(因為身體的狀態被心感覺到,因此心思就會自然趨向於:怎麼辦?你會嘗試正確站立,又或者你有學習過一點站樁,於是你便乾脆試試用站樁的方式站立。)

■ 某個行走的瞬間,你發現自己的高跟鞋頂著後腳跟,而讓整個身體重力向前,這造成了身體下盤很多的骨骼、肌肉移位變形,你開始適當的調整高跟鞋的高度或者在無需高跟鞋的場合讓自己的腳放鬆下來。

■ 某個用電腦的瞬間,你發現自己一直扛著肩膀,咬緊牙關,你開始明白:怪不得總是感覺肩頸痠痛,而去按摩推拿也是杯水車薪。你開始嘗試是否能在用電腦的當下相對放鬆的使用。

■ 某個工作的瞬間,你發現自己高度緊張,頭皮緊繃,於是你長噓口氣,讓自己放鬆下來。

■ 某個攝入食物的瞬間,你感覺到冰鎮食物進入口腔,一股寒氣由上而下進入食管及胃部,你甚至感覺到這些寒導致了胃部緊急的收縮痙攣反應,你開始訝異於冰鎮食物居然會讓自己的身體起如此大反應,於是你開始對生冷食物有了警覺心。這個警覺心會讓你在下次吃它們的時候慢一點或者讓它變成常溫後再食用。

■ 某個喝飲料的瞬間,你發現你喝下去的飲料除了香甜的味道還有一個怪怪的渾濁氣息,於是你開始飲用白開水或者茶……

越來越多的心繫於身,就會越來越多的自然而然的改變,你會真正體會到這樣的事實,你一直在做著各種捨本逐末的事情:不顧身體是否能代謝,不斷的補充各種營養,用各種方法去調理、治療自己的身體,強迫自己抽更多的時間來各種運動等…….你自然而又驚奇的發現:健康從來都不在這些亡羊補牢的方法裡,而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每一個行走坐臥、吃喝拉撒的瞬間裡。

心繫於身,伺機而動,即為自醫!

你看看,只要心繫於心,在某個當下你就自然而然學會了伺機而動,而這伺機而動恰恰就在你感覺到緊張放鬆下來的行為裡,在對攝入的食物有了警覺而不再盲目的行為裡……

自此再延伸到你為身體而做的各種有效率的行為:


你發現自己消化不好除了高度緊張過度思慮,還有來自身體本身腹部的寒涼,於是伺機而動嘗試學習如意灸法,你發現身體某個位置僵硬沉重,你恰好又看到了我們的撞牆運動,於是你伺機而動嘗試練習,隨之而來身體相對通暢,緊接著你的身體相對通暢有力,而感覺也越來越敏感,你甚至能開始感覺到臟腑的感覺:墜脹、沉悶等,這些深入的不暢感卻並非這些外治法有力量改善,於是你伺機而動嘗試和我們一起辟穀………

因為發現而瞭解,因為了解而行動,這樣精確的行動帶來效率,而對於如我一般久治不愈的身體則慢慢因此而找到突破口,突破重圍,重獲健康!

心繫於身,伺機而動,即為自醫!

我是如此懂得正確愛自己,愛自己的身體。我從中獲得真正淡定而坦然的能量,甚至於我的家庭、父母、特別是孩子,我或許不用為她們做什麼,她們也會自然而然開始像我一樣正確的愛惜自己!

願每個中國人都能深刻體會這個“中”字,它其實就是指中道,中道是指伺機而動,隨機應變,適可而止。

我們不會成為專業醫者,但是可以成為一個專業的自醫者!更多內容請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