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會爬就會走,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降低寶寶協調性

文/趙明軍

我經常在街邊看到已經2.3歲的小孩子,走路還是不穩,經常磕磕碰碰,總是跌倒。

一般而言,3歲左右的小朋友已經能很好地走路了,為什麼有的小朋友還會出現走路不穩的現象呢?

其實,這都是我們家長過度保護造成的。我諮詢過存在類似問題的家長,這些走路不穩孩子大部分都是直接學會走的,少了一個學爬的過程。

我們的老一輩在歷史的長河中總結出嬰兒生長的規律,“三翻六坐八會爬”,是多年智慧的結晶。很多家長或出於擔心寶寶會爬了不好看管,或本身工作太忙,無法照顧到。會早早地將寶寶放進學步車裡,認為這樣沒什麼不好,剝奪了孩子爬的權利。


寶寶不會爬就會走,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降低寶寶協調性


雖然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不同,但成長的過程必須要經過翻身、會坐、會爬、抓東西站立等過程。身體的運動功能才能協調飯站起來。寶寶如果省略了爬行,直接學會了走,會影響運動功能的協調性,這種影響將延伸到幼兒、學齡前,甚至學齡期。

爬行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夠讓全身的肌肉得到鍛鍊和發育。爬行的過程中,會加速熱量的消耗,加速身體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

會爬行後的寶寶,隨著移動範圍的擴大,能接觸到周圍更多的物品和人,心裡、聽力及語言能力也會得到發展。

當一個寶寶沒有經歷過爬的過程,直接學會了走,也就等於將這些發展鍛鍊給錯過了。所以,家長在寶寶的生長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去教授寶寶怎樣爬行。

那已經錯過了爬行的寶寶,應該怎麼辦呢?


寶寶不會爬就會走,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降低寶寶協調性


對於那些沒有學爬已經學會走,或者沒有學好爬就已經學會走的寶寶。其實,媽媽們也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注意補救就可以,比如可以多做一些能增加寶寶自身協調性的運動。

比如旋轉木馬、讓寶寶用腹臥、仰臥、側臥、頭腳顛倒等體位玩鞦韆、吊床等遊戲。

或者平衡木、平衡板,進行平衡運動,騎腳踏車鍛鍊寶寶的反應能力。

通過這些速度感、位置感、距離感體驗運動,讓寶寶自身的運動協調性得到鍛鍊。

各位寶爸、寶媽,當寶寶還不會爬,家裡老人就扶著寶寶走時,請果斷制止。總體來說,寶寶在10到18個月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現象,要提請家中老人不要操之過急。

最後,各位寶寶的家長不要忘了寶寶的大動作發育規律:二抬、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力、週會走。寶爸寶媽在這個過程中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細心引導,不要拔苗助長,以免影響寶寶發育。


寶寶不會爬就會走,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降低寶寶協調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