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促進區域養老資源共享,激發養老服務市場活力

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合作又迎來關鍵節點。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民政部門昨天在滬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促進區域養老資源共享,激發養老服務市場活力。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興市、湖州市,安徽省蕪湖市、池州市,以及上海市11個區成為首批試點單位。

長三角促進區域養老資源共享,激發養老服務市場活力


備受關注的長三角養老政策“通關”也將進入示範區試點階段。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三地將試行涉及養老服務設施規劃、政策通關等多領域的信息共享,落實“養老機構服務與管理”標準以及“老年照護評估”標準互認互通,待條件成熟時,逐步推廣至整個長三角地區。

建設更開放交融養老服務市場

上海社會科學院此前發佈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長三角地區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4600萬,老齡化程度約為21%;預計到2035年,老齡人口增加至7500萬,老齡化程度達33%。

與此同時,長三角地區老年人跨區流動頻繁且規模越來越大,許多上海老年人有意願去鄰近省份養老。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的測算,到去年底,上海戶籍老人離開本地長期在外居住的人數已達約15萬,再加上半年以內短期到外地旅居養老的,到外地養老的上海戶籍老人總數已達25萬以上。

根據此次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滬、蘇、浙、皖將合力在以下幾方面形成更有效的協作機制。其一,加強養老機構統一管理,在條件允許的區域範圍,統籌養老服務資源,提高利用效率,並建立區域統一的養老機構誠信系統與“黑名單”制度。其二,推進養老護理隊伍的培訓協作,互認養老護理員評價標準及資格認定標準。其三,建立統一的養老服務統計制度及統計標準。其四,統籌長三角區域養老服務資源,加強區域範圍內的養老服務資源進社區、進家庭,推出“線上+線下”養老服務地圖,推廣“社區養老顧問”,讓老年人更便利地找到養老服務資源。

統籌規劃區域養老產業佈局

合作備忘錄提出,要統籌規劃區域養老產業佈局,制定區域內產業資本和品牌的市場指引,推進養老產業發展。尤其是在長三角區域內促進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養老機構的孵化。

上海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目前正著力實施“養老服務市場活力提升計劃”,通過進一步開放健全市場和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著力推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據瞭解,即將實施的這份計劃主要包括五項任務,即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支持各類主體進入養老服務市場、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拓寬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推動長三角養老服務區域合作。

上海已明確,在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養老設施招投標、政府購買養老服務中,凡涉及“排斥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參與競爭”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有關規定和做法,將被集中清理廢除。企業登記自主權也將獲得進一步保障,“已經在其他地方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將不會再被要求其在本地開展經營活動時必須設立子公司”。此外,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包括鼓勵物業公司、物流企業、商貿企業等面向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記者留意到,此次合作備忘錄還提到,將依託上海認知症社區的篩查標準、照護標準等,整體提升三省一市養老服務認知症照護專業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