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老太太
輔導孩子作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如果隨便就輔導,很可能造成孩子學不好,自己也被“氣死”的情況。
具體要如何輔導?需從孩子的心理,以及學習本身的規律出發,科學輔導。所以首先我們要明確輔導孩子寫作業時一般可能會出現負面情況(以小學生為例):
1、不專心,拖拉、磨蹭
2、粗心大意,錯漏百出
3、給孩子講解知識ta怎麼也聽不懂
所以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輔導孩子作業時需要做的準備如下:
1、無干擾的、固定的學習環境
大多數孩子都很難做到專心學習,這是人的天性。別說小孩,即使是大人,看書或者工作時都很可能會忍不住想要刷微信朋友圈、網購、打遊戲等等。所以首先我們就要給孩子創造無干擾的環境。
孩子寫作業時家裡人不要看電視、打麻將等,寫作業的房間或者角落不要有玩具、電子產品、課外書之類,這些東西會讓孩子分心;並且固定孩子的學習地方,使得孩子一坐到那裡潛意識裡就會自動“條件反射”該寫作業了。這樣更容易進入學習的狀態。
2、提前做好作業前準備工作
很多孩子寫作業時,一會說沒本子,一會說要上廁所,一會又找字典找教輔,狀況多多;不管這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會導致寫作業無法專心,極大地影響作業效率。
所以需要跟孩子明確寫作業前的準備事項:先解決好上廁所、喝水等生理問題,把寫作業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筆、尺子、橡皮擦等文具都準備好,鉛筆要削的也削好,各科教材教輔作業本都拿出來按科目放好。
並說明清楚寫作業時的紀律問題,小學生每次寫40分鐘,然後休息10分鐘。寫作業期間屁股不能離開椅子,休息時可以盡情玩耍。這樣孩子寫作業時會更專心。
3、給到孩子專心、高效寫作業的動力
最簡單的就是積分激勵法。設計時注意不單獎勵孩子認真寫作業的結果,還要獎勵他們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意思是說,給孩子定目標,8點前寫完作業、某科或者某項作業全對,可以獎勵多少分(這屬於結果),還可以獎勵孩子認真寫作業過程。如前面提到的,一節課屁股沒有離開過椅子,這也可以給孩子積分獎勵——特別是調皮孩子。可以以此塑造孩子認真寫作業的行為習慣。
積分用於購買孩子喜歡的物品。這前提就是平時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想買什麼就給買什麼。
例如我平時就跟女兒說好,除了衣服、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必要物品,以及節假日或生日禮物,其他時間如果她想要買玩具,就要靠自己的積分換“工資”來買。
所以她會積極地通過做家務、學習等方式“掙工資”買想要的玩具,這種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的行為,又給她帶來了很多成就感,所以她也變得越來越自信。可謂一舉兩得。
4、家長也要備課:對孩子當前的學習進度、小學知識脈絡、學校作業要求瞭然於胸。
很多家長以為小學知識很簡單,經常沒有備課就給孩子輔導作業,這是錯誤的。
原因一是因為很多小學知識家長已經忘記了,可能會輔導錯。就像下面這個新聞,媽媽輔導二年級孩子數學,孩子說輔導錯了兩人爭執到報警,結果警察叔叔過來,發現是媽媽錯了,孩子是對的!
原因二是學習要循序漸進,所以家長不能超綱輔導。但如果對小學的整體知識脈絡不清晰的話,就很可能會拿孩子還沒學到的知識或方法來教孩子解題,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困惑,或者“學不會”而被父母冤枉“不認真”、“不用心”而委屈捱罵,打擊孩子學習的興趣。
原因三是知識的講解需要方法。不應該很生硬、枯燥地講。而這個是需要準備,甚至學習或練習的。
舉個例子。輔導二年級小學生數學“混合運算”知識:“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先算括號。”但這個知識點雖然簡單,但是對小朋友們來說挺枯燥無聊的,於是他們總記不住,做題時錯漏百出。
於是我就跟他們說:加減就像平民老百姓,乘除就像國王和王后。大家一起浩浩蕩蕩地出遊,誰走在前面啊?小朋友們回答:肯定是國王跟王后啦!
我:那什麼情況下平民老百姓也可以走在前面呢?——裹個“皇袍”——也就是加個括號啦!
這樣講解小朋友們就印象深刻了。
所以家長輔導作業,發現孩子有不懂的知識點時,要想辦法講解得簡潔易懂、生動有趣些。平時可以多些學習、琢磨這些方法。會講解,事半功倍;不會講解........(你懂的)。
綜上所述,輔導作業是個系統的工程。家長需用從孩子的心理,以及學習本身的規律出發,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
1、營造讓孩子專心學習的環境
2、規範孩子寫作業的紀律
3、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4、做好輔導前的備課工作
本人有過豐富的輔導孩子作業經驗,且成效顯著。希望以上經驗能夠幫到有需要的家長。
心理學媽媽育兒實錄
輔導孩子做作業需要哪些準備?對低齡段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輔導作業。隨著孩子學習年齡段的增長,家長在知識層面是沒法輔導孩子作業的。所以把輔導改成指導,我覺得更為貼切。
家長在指導孩子作業上,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一是思想準備。你是想讓孩子獨立的完成作業呢,你還是想與孩子一起去做作業呢。如果是前者,孩子的學習能力會逐漸提高。如果是後者,孩子的依賴思想會越來越強。二是計劃準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和孩子商定了每天處理作業的時間了嗎?這點很重要。讓孩子每天在什麼時間開始做作業成為習慣。不要等家長在後面催提醒。三是環境準備。孩子有自己獨立的學習空間嗎?有條件的家庭給孩子準備了書房了嗎?環境對人的思想情緒影響很大。要讓孩子進入到學習的空間,就能夠安下心來,聚精會神地投入到處理作業的過程中。四是方法準備。開始做題以前,讓孩子複習了課堂筆記了嗎?把課文中的要點複習了嗎?在複習了知識點以後,根據當天的作業量,提出完成作業的時間長度了嗎?也就是說作業開始以前做到限時。一旦開始做題。要求孩子注意力專注,不做與作業無關的其他任何事項,家長也不要去幹擾孩子處理作業的過程。也就是說作業過程中專注。孩子在商定時間內,完成了作業。家長這個時候檢查。發現錯題,分析原因,指導方法,讓學生自己改錯。也就是說作業以後全對。如果檢查以後沒有錯題,可以用商定的方法,給孩子以獎勵。也就是說,作業全對有獎。
家長的作用是指導而不是輔導,更不是代替。家長應該想方設法,為孩子的獨立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處理問題,自我激勵完成任務,通過成功獲取獎勵,創造條件,指導方法。這裡所說的獎勵,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學習物品上的,也可以是孩子喜歡得到的其他方面正當的要求。
需要注意,不要把孩子安排去做作業了。自己去看電視,玩手機,而是要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這種陪伴既可以給孩子做出榜樣,又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有父母的全力的支持。尤其是在開始的階段,無論再忙再累,父母中一定要有一個人,陪伴孩子。如果堅持得好,方法得當,一個月以後,可以把孩子做作業的良好習慣和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培養出來,往後再逐漸提高完善,家長朋友一定會感覺到,所有的付出物超所值。
牧野夢語
作為一個小學生的媽媽,個人認為,“輔導作業”對家長來說真是個偽命題。我的父親是教師,我小的時候他也從未輔導過我的作業。
無論家長的學識程度如何,我覺得都不能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扮演太重要的角色。家長輔導多了,孩子容易產生依賴心理,原本會的也不願意思考了。又或者家長輔導方法不當,孩子一時聽不懂,結果又難免是雞飛狗跳,大人生氣小孩難受。
我覺得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有意識地培養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完成作業,認真檢查。真有不懂的,可以請孩子找機會請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