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珍藏版)

《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

《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珍藏版)

【篇目提要】

“地有六形”,“兵有六敗”。用兵作戰,要了解地形。地理條件是用兵作戰的重要因素。判斷敵情,謀求戰機,掌握地形的險要程度及遠近,這是將帥的職責。瞭解敵人的虛實並知道自己的強弱,這樣就會減少危險;瞭解天時,取得地利,戰勝之功方可萬全。

《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珍藏版)

【原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成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珍藏版)

【譯文】

孫子說:地形有“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等六類。凡是我們可以去,敵人可以來的地域叫“通形”。在“通形”地域,要搶先佔領地勢高而向陽的地方,保證道路暢通,這樣與敵交戰就有利。凡是可以前往,不易返回的地方叫做“掛形”。在此地區,如果敵軍沒有防備,就可以出擊戰勝他,如果敵軍有防備,出擊不能取勝,難以返回,就於我不利了。我軍出擊不利、敵人出擊也不利的地方,叫做“支形”。在“支形”地區,敵人雖然以利誘我,也不要出擊,最好是帶領部隊假裝離去,誘使敵軍前出一半時再回兵突然發起攻擊,這樣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軍若先敵佔據,就要用重兵封鎖隘口等待敵人來攻。如果敵軍先佔領隘口,並用重兵據守,就不要去進擊。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就迅速攻取他。在“險形”地區,如果我軍先敵佔據,必須控制地勢高而視界開闊的地段,以等待來犯之敵。如果敵人已先佔據,那就主動引兵撤退,不要去進攻它。在“遠形”地域上,雙方勢均力敵,不要前去挑戰,只能讓敵人來而擊破,勉強求戰,於我不利。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而制勝的原則,是將帥重大的責任,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軍事上作戰失敗的情況有“走”、“馳”、“陷”、“崩”、“亂”、“北”等六種情況。這六種,都不是由天災造成的,而是由於將帥的過錯造成的。在敵我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因而失敗的叫做“走”。兵卒強幹,軍官懦弱的,不能約束駕馭,叫做“馳”。將吏本領高明強幹,兵卒懦弱的,不堪使用,叫做“陷”。部將怨怒而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忿然而擅自出戰,將帥又不瞭解他們的能力如何而加以控制,因而失敗的叫做“崩”。將帥懦弱不嚴,訓練教育不明法典,軍吏士卒不受軍紀約束,出兵列陣雜亂無章,叫做“亂”。主將不能正確預料敵情的強弱虛實,以少擊多,以弱擊強,又沒有精選的先鋒部隊,因此失敗叫做“北”。以上六種情況,是造成軍隊失敗的原因,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不可不認真考慮研究。

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奪取勝利,考察地形的險隘和計算道路的遠近,這些都是將帥必須掌握做到的。懂得敵情、地形去指揮作戰必然勝利。不懂得敵情、地形去指揮作戰必然失敗。所以,從戰爭規律上分析,出師行軍的實情確有必勝把握,國君說不要打,可以堅決去打,根據出師行軍實情不能打勝的,國君說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所以,作為一個將帥,應該進不貪求戰的名利,退不迴避違抗君命的罪責,只求保全民眾和士卒,且有利於國家,這樣的將帥才算是國家寶貴的人材。

將帥對待兵卒如同對待嬰兒一樣,士卒就與他共赴危難;將帥對待士卒能象對待自己的“愛子”一樣,士卒就能與將帥同生共死。但是對士卒厚養不使用,一味溺愛信寵而不教育,違法擾亂也不按律懲治,這樣的軍隊,就好比受溺愛的嬌子一樣,不能用來打仗的。

只知道自己部隊銳勇能打,而不瞭解敵軍不可以打,勝利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只瞭解敵勢虛弱可以打,而不瞭解自己的部隊怯懦不能打,取勝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瞭解敵勢虛弱可以攻打,也瞭解自己部隊精銳可以打,而不瞭解地形條件不利於打,勝利的把握仍然只有一半。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將帥,行動起來決不迷惑,沒有失誤,採取對敵措施須變化無窮。所以說:瞭解敵方虛實,又瞭解自己強弱,爭取勝利不會有危險,瞭解天時,懂得地利,戰勝之功方可萬全。

《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珍藏版)

【兵法精要】

巧用六種地形

地形有六種類形;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

平坦開闊、四通八達,敵來我往都很方便的地形,叫作通形。在這種地形作戰,先要取得制高點,保持補給路線的暢通,這樣與敵交戰才有利。

進入容易、後退困難的地形,叫做掛形。在這種地形作戰,乘敵人無防備時出擊,可以取勝;敵人如有防備時,冒險出擊,勝算不大,而且退兵不易,非常不利。

敵我出擊都不利的地形,叫做支形。在這種地形,敵人雖以利誘我,也不可出擊,這時宜帶兵離去,誘敵來追,等敵軍半數進入這種地形時,再來個回馬槍,發動攻擊,這樣才有利。

遇到隘形地,我軍應先佔領,並守住隘口制敵;如果敵人先佔領隘口,而且在隘口設防,我不可進攻;如果敵人只佔領隘口,未鎖隘口,我可考慮進攻。

至於敵我距離遙遠的遠形之地,雙方若勢均力敵時,不宜主動挑戰;誰先出擊,誰就不利。以上六利,是地形作戰的原則,也是將帥責任所在,不能不仔細體察。

致敗六大害

軍隊致敗的情況有走、馳、陷、崩、敵、北六種類型。這六種都不是天時和地形造成的,而是將帥的過錯所致。

在敵我相當的條件下,以一分的兵力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因而失敗,叫做“走”;士卒強悍而將帥無能,因而失敗,叫做“馳”;將帥強勇而士兵懦弱,因而失敗,叫做“陷”;各級指揮官怨怒不服從命令,迎敵時意所用事、擅自出戰,主將又不知下級將領的能力,因而失敗,叫做“崩”;主將懦弱不夠威嚴,教育訓練無力,各級指揮官和士兵無所遵循,佈陣雜亂無章,因而失敗,叫做“北”。

以上六級都部隊致敗的因素,也是主將的首要職責,不能不仔細體察。

勝算之道

地形用兵的輔助條件。判斷敵情,制定克敵制勝的作戰計劃,衡量地形險陰,計算道路遠近,是將帥的職責。

能夠了解這些道理,並善加運用,必勝,否則必敗。如果主將依戰場狀況判斷,有必勝的把握,即使國君下令不得開戰,也可以堅決作戰;反之,如果主將依戰場判斷,沒有得勝的把握,即使國君下令開戰,也可以堅決不戰。

所以不貪求戰勝的美名,不逃戰敗的責任,這樣的將帥,才是國寶。

將帥對士卒象對嬰兒般慈愛,士卒就能追隨將帥赴蹈火;將帥對士卒象對子女般呵護,士卒就能與將帥同生共死。但是,如果厚待士卒,卻無法使他聽從使喚,溺愛士卒,卻無法使他接受命令;士卒違反紀律,卻不能加以懲治,那麼這樣的軍隊就象嬌生慣養的孩子,是不能用來作戰的。

只知道我軍可以作戰,卻不知道敵軍不可攻打,勝算只有一半;只知道敵軍可以攻打,卻不知道我軍無力進攻,勝算也只有一半;既瞭解敵軍的弱點,也知道我軍的能力,卻不瞭解地形不處於作戰,勝算仍然只有一半。

真正懂得用兵的人,他的行動絕不迷亂,應敵措施變化無窮。所以說:“知己知彼”,勝利就已在握;知天時,知地利更可獲得完全的勝利。

《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珍藏版)

《孫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珍藏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