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籌、水滴籌等平臺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還是真的只做公益?

輕鬆籌、水滴籌等平臺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還是真的只做公益?

相信各位朋友在各自朋友圈都見到過滿天飛的眾籌鏈接,目前國內主流的兩家平臺也就是輕鬆籌和水滴籌了。很多人在問,他們的網站運營,網站推廣,支付渠道等建設都需要成本,甚至還有線下對接病人,並且宣稱100%給發起眾籌的人(“0手續費,籌到多少給多少,銀行轉賬手續費由水滴籌承擔”這個是水滴籌的廣告,甚至是“虧本”?),這些都是費用都是成本。感覺並不是簡單的做公益。這些操作的背後是否有商業邏輯?

如何盈利,現在來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現金流,資金池,第三方(保險等),用戶數據……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二家公司。

輕鬆籌成立於2014年9月,是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廣大網民推出的一款社交籌款工具。輕鬆籌成立之初就選擇基於社交網絡進行眾籌,先後推出了“嚐鮮預售”、“夢想清單”、“輕鬆公益”等業務,同時還涉足股權眾籌、ICO等領域。輕鬆籌是國內較早開展個人求助業務的公司,目前輕鬆籌對所有大病籌款項目均收取6‰的手續費。

水滴籌成立於2016年7月,是前美團10號員工沈鵬的創業項目,是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是國內大病籌款0手續的開創者,它的出現開創了國內大病籌款0手續費的新時代。截至2017年12月31日,水滴籌已成功為10萬多名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提供了免費的籌款服務,累積籌款金額超過25億元,捐款人次超過9000萬。

關於大家想了解清楚盈利過程,很簡單,官網首頁有數據。

輕鬆籌、水滴籌等平臺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還是真的只做公益?

輕鬆籌、水滴籌等平臺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還是真的只做公益?

我們簡單粗暴一點,水滴籌成立於16年七月,截止到今天,剛好還差二個月不到三年。主頁顯示幫助了100萬以上的人。我們按每個人籌款的金額為10萬元。那麼總金額1000億。平均每天3億流水,這樣的企業,銀行通常會抱抱他們大腿。而且水滴籌一次籌款週期都是在30天,發起人沒有提現成功之前這錢都在企業賬戶,也就是以上3億流水變成了3億存款,這就形成了資金池,當然現在互聯網企業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所以保守估計有10億以上的資金沉澱。這些資金可不像p2p啥的表面上還有第三方監管,用不用怎麼用完全靠企業自律了,不說任何企業都會動用這筆錢製造利潤,哪怕是光存在銀行,做定活兩便,

三個月執行利率2.52%打六折1.512%,10億資金三個月利息就是378萬,一個月就是126萬,大筆資金還有優惠利率,多少就不知道了,他當然不在乎手續費和提現費用,(而且水滴籌和輕鬆籌都是騰訊系投資的)。這還是存銀行,做點什麼有銀行兜底的保本投資,利潤都不止翻番。而且水滴籌已經和20家以上保險公司推出了40多款保險產品,又賺一筆。關於用戶數據怎麼賺?(參考我們房地產行業)!眾多的愛心人士就是眾多的用戶數據啊,還是有閒錢幫助別人的那種,隨便推點保險啥的,這些人看見別人得病那麼慘,自己還不給自己好好保障一下?

輕鬆籌、水滴籌等平臺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還是真的只做公益?

雖然有以上一些現金流產生,但這些收入並不足以覆蓋整個公司的日常開銷。嚴格來說,輕鬆籌、水滴籌也不屬於純正的互聯網公司,但作為互聯網+公益的產物,他們還是承襲了互聯網的一些玩法和策略的,比如燒錢獲取用戶,培養用戶習慣;通過場景分銷售賣健康險、壽險等保險產品等。

綜上,目前兩家平臺都是虧損的,雖然沒有盈利,但都有盈利規劃,畢竟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都是耍流氓。按照規劃,未來輕鬆籌和水滴籌可能會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做一些額外的收入,來滿足公司的日常開銷,而這也是互聯網公司的一貫套路和路徑。

但寫在最後,還是希望政府對這種平臺加強監管,等想要監管的時候發現已經到了無從管起的階段,這種偽公益平臺現在監管再不介入的話,被別有用心的人濫用(羅一笑、吳鶴臣),大大小小各種籌滿天飛的時候,就是全國人民愛心破產的時候了。


歡迎關注 互聯網銳眼 專注分享互聯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創業賺錢漲知識。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您的點贊轉發將是我們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源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