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這個習慣的孩子,上課不會不專心

養成這個習慣的孩子,上課不會不專心

1


  最近,經常有家長問我,我的寶貝在上課的時候,為什麼發呆不專心呢?

  如果您的孩子上興趣班的時候,說話影響其他小朋友,坐不住亂跑。

  或者,不認識幾個字,怎麼教都不會。再或者,也有上小學的家長苦惱,孩子上課總是不集中,跑神。

  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孩子的學習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不是成人可以改變的,是他自己的需要,他如果閱讀量不夠,或者識字的敏感期沒到,你任何努力都是事倍功半或者毫無意義,因為他這個時期的興趣點不在這裡。

  家長也不能強迫,但是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親子閱讀,讓孩子充分享受圖畫書給他帶來的美好,從而提前有興趣去認識書中的字。

  其次、不是別家孩子認了很多字,我們家的孩子也一定要認識那麼多字,孩子是不一樣的

,每個家長的付出也是不一樣的,不是一個固定模式下一定要成長出來的規範的標準的孩子。

  第三、學齡前的孩子,本身就不建議過早去學習各類知識,而且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慢慢成長的,嬰兒的專注力是最短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高。

  如果你提前把孩子送到學校去接受各類培訓,違背了孩子學習的規律,孩子的專注力也無法持久,出現各種不適應的情況,必然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反而讓孩子提前討厭這種形式,對學習起了反面作用。

2


  現在的社會現象,熱衷於讀書的家長不多,熱衷於認字和上興趣班的家長不少,這並不是好的現象,而且有點本末倒置。

  是認字多了就一定能讀好書嗎?還是讀書多,可以更好的理解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下的運用?

  如果認字多一定就能讀好書的話,我們成人幾乎所有的字都認識了,認字的水平大同小異,可是為什麼差別卻這麼大呢?

養成這個習慣的孩子,上課不會不專心

  當孩子上了小學五六年級,識字量都差不多,但是考試成績卻相差很遠,原因又在哪裡呢?

  可見,認字並不代表能讀好書,就好比學英文,特別是英文的閱讀理解,明明所有的單詞都認識,通篇下來,還是有很多句子理解不了,道理是相通的。

  讀中文也一樣,很多艱澀專業的書,我們都可以從頭讀到尾,一字不落,可是讀完並不代表看懂了,並不代表會理解並應用了,所以,能夠理解書中的內容,並真正得學會應用,才叫真正的讀書。

  家長需要做的是,不是急於給孩子認識更多的字,當然,孩子有興趣,另當別論。也不是讓孩子讀書,採用過早地把孩子送到興趣班,而是需要承擔起自己應該做的養育工作,陪伴孩子,每天和孩子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親子閱讀。

  如果孩子已經上小學高年級了,則改變為每天飯後閒暇時間,自己多讀書,享受書帶來的快樂,從而更多地去影響孩子。

3


  說了這麼多,那麼到底孩子上課坐不住,亂跑,說話,開小差,不集中的原因在哪裡呢?一直強調的閱讀,對孩子到底是什麼幫助呢?

  原因在於閱讀少,閱讀圖畫書少,家長付出的少。

  當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當學校的老師給孩子上課,有的孩子會一直很專心地聽;有的孩子則一會兒動動這裡,摸摸那裡;有的孩子則一會兒看看窗外,一會兒和小朋友說話;有的孩子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不知道臺上的老師在講什麼;有的孩子剛開始很專心,但是一會兒就被其他的東西吸引過去了。

  為什麼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程,同樣的內容,差別卻這麼大呢?

  是那些認真的孩子天生會讀書,我們的孩子天生不愛讀書嗎?

  用心一直在聽的孩子,他們的思路是跟著老師一起的,老師的嘴巴在說,他們的腦子在想象,他們充分理解了老師講的內容。

  他們把老師說的變成了一幅幅圖畫,就像電影膠帶似的,而自己也沉浸並享受在這一幅幅變化的圖畫中。

  而不專注的孩子,也就是讀書相對少的孩子,他們沒辦法把老師的故事想象成畫面,老師講的內容他們也理解不了。

養成這個習慣的孩子,上課不會不專心

  所以,即使內容再精彩,他們也無法進入故事的世界,無法和老師同步,他們瞪大眼睛,內心也無法想象出任何圖畫。

  因為,他們心中幾乎從來沒有過這種圖畫,所以,他們自然就會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目光轉移到其他的東西上。

  而一開始聽的很專注的孩子,後來分心了,則是因為慢慢地出現了理解障礙,無法繼續,注意力自然就轉移到其他的事物上。

  不是我們的孩子天生不愛讀書,而是作為家長的失職和努力不夠,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理由來推卸自己沒時間帶孩子。

  孩子大了以後,我們又能找出很多原因來批評孩子不愛讀書。

  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做的是成為孩子的幫助者和陪伴者,這種幫助的影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積澱的,這個時間可能是2年3年,或者更長,但是,如果你能堅持半年時間,就會有顯著的效果。

4


  最後,我想補充一點的是,很多家長問我,是不是可以把每天的故事用放視頻的形式,讓孩子看?

  (1)如果每天讓孩子每天通過視頻來聽故事,他就會依賴視頻,他的興趣可能就在圖畫上,而不是內容上。

  如果聽故事,他需要的是,通過聲音,把畫面在腦海裡還原出來,而且,聽的次數越多,腦海浮現的畫面越豐富,畫面的細節也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孩子的想象力會越來越好。

  (2)如果每天讓孩子通過視頻來聽故事,其實和看動畫片差不多,他聽到的內容,不需要過多地腦海勾勒圖畫,視頻已經直接體現了。

  他習慣了這種知識的接受方式,那麼等他上學了,他每天坐到課堂上聽老師講,他看到的是黑板,而不是視頻界面,他會習慣嗎?他的思路能跟的上老師嗎?

  (3)這麼說,也不是不建議孩子看動畫片和視頻,適當的觀看是可以的,畢竟豐富了孩子的世界。

  但是,不能把電視和視頻丟給孩子,父母還需要承擔自己應盡的養育義務,學齡前不付出,等孩子上學了再來談讀書的事情,就真的有點遲了。

  幼兒時期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閱讀習慣,是孩子閱讀能力提高的基礎,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孩子日後學習優秀的基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的努力,把勁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加油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