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

把军队集中在首都,地方就没法叛乱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宋朝以前都不实施,你以为是以前的人太傻嘛?别扯有的没的,就说南宋到明初有啥科技进步影响到中央集权了。中古代史宋朝开板就讲制度的变化,有现成的不用用玄而又玄的。说句不客气的,那套玩意儿要真是个好理论,这么多年了应该有一批能打的,结果呢?他自己都越混流量越少。都说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

宋朝的生产力相比之前高了,于是制度发生变化,这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么?问题是禁军集中是制度的变革,跟科技进步有关系么?没有工业革命的出现,你觉得把列宁穿越到路易十四时代能玩布尔什维克那一套么?没有配套生产力,就玩不了相关水平的制度,这是初中课本里的常识了。至于你强行要科技进步,行。

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

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发和维护,导致洛阳开封可以养更多人,算么?水车、筒车、曲辕犁,江南大开发,有效地提升了唐人的单位人工能产出的粮食产量和总量,可以匀出更多的粮食以经得起兵马开赴前线的远程消耗,变相地降低了地方长期屯军的必要性,提高了兵制中雇佣制的可行性,让征兵不再那么依赖类似欧陆的府兵制或者其他类似的“以土地养兵马、兵农合一”变种,削弱了地方实权者征兵的基础,算么?但谈制度变革的大环境去抛开生产力,莫非还成了赵匡胤智商超群,秒杀门阀时代的东汉魏晋群帝不成?

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

建文帝那个不算权臣,算内部反。朱棣算不算权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手上有兵的人,才有机会叛乱。而南宋之后,皇帝尽量不让其他人手上有太多兵,这样不论是权臣还是王公贵族,谁想反都不容易。夹带私货,朱元璋那是自己打出来的,也能算篡位?我写了这么多字,你是不是就看见朱元璋三个字了?因为科举制度成为官员选拔的主流。

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

原来想进入官僚系统,要么投胎,要么举孝廉,谁举?门阀世家举,这样就天然造成了世家大族掌管一部分权力,这样的权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皇权,所谓X世X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在五代之前,世家大族之于皇帝,更类似于合伙人,合伙人合着合着就把原来的老板弄下去自己成法人代表了。

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

朱元璋把韩林儿杀死后篡位,陈友谅篡位徐寿辉。朱棣这个也可以算篡位,虽然是朱家内部矛盾。朱棣不是权臣,而朱元璋、陈友谅取代的都是乱世中的割据政权。朱元璋既没当过韩林儿的官也没吃过韩林儿的米,谈什么权臣。前两个都是乱世,那两个政权还没有打下天下。朱棣是皇族,天生就有继承合法性。篡位没有意义。宋朝又叫读书人的王朝,文人的天堂。赵匡胤开国铁律,国朝不杀士大夫。

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

从主观条件上讲,宋朝的权臣全是读书人,没有武将,没有勋贵。而且宋朝的官不缺钱,所以追求就不一样,文人追求的最高标准是:生前名满天下,死后谥文正。哪个文人权臣敢杀皇帝,一定会被满朝文臣全起而攻之,别说有实际行动,有这个苗头就会被文臣们当场群殴致死。对他们来说老赵家谁当皇帝无所谓,但皇帝必须姓赵。杀的士大夫多了去。发配岭南诸州,反复流徙至死。北宋杀官的惯用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