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風口下 拼多多加碼農產品直播 構築電商新生態

  2020年最火的是直播帶貨,這是一個沒有任何爭議的觀點。4月20日,相關領導在陝西考察期間也表示,“直播是趨勢,要好好珍惜。”無獨有偶,新電商平臺拼多多4月2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超過10億筆,同比大增184%。巧合的是,這10億筆訂單大部分來自直播帶貨。

直播風口下 拼多多加碼農產品直播 構築電商新生態


  顯然,農業電商和直播的結合,將成為未來幾年電商行業的一個新風口。在助農方面,拼多多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並搭建了一個農業電商的嶄新生態。對此,拼多多黃崢在2020年度致股東信中認為:新的世界正在到來。

  從水果拼團到農業電商 拼多多的新電商生態

  熟悉拼多多發展歷程的人都清楚,拼多多最早是一個專注水果拼團的B2C自營平臺。短短數月,拼多多成為全網水果發貨量第一名。這樣的業績,堅定了拼多多走農業電商發展路線的決心。

  現在看來,拼多多更像是一個專注農產品的電商平臺。從單純的水果拼團,到商業模式更加成熟的農業電商平臺,拼多多打造了一種全新的電商生態——基於互聯網思維的農業新電商生態。

  在生鮮電商哀鴻遍野的背景下,拼多多能夠迅速崛起,得益於新穎的“拼團”模式。藉助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臺,用戶的同一個消費需求迅速被集中,然後拼多多把商品匹配給消費者。看似簡單的拼團模式,打破了水果和農產品成熟週期短暫的限制,也讓農產品的銷售半徑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目前,消費者在拼多多平臺,既可以買到湖北秭歸的鮮橙,也可以買到東北黑土地的優質大米。

直播風口下 拼多多加碼農產品直播 構築電商新生態


  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拼團屬於點對點拼農貨模式。當3億用戶上拼多多後,拼團這種模式已經落後了。隨著平臺的壯大,以及農產品SKU數目的爆增,拼多多開始搭建天網和地網兩大系統。所謂“天網”,全名是“農貨智能處理系統”,整合了平臺覆蓋產區的特色產品、成熟週期、物流條件、倉配設施、加工型產業設施等數據和信息。目前,“天網”系統已經覆蓋中國100%縣級行政區域。

  天網數據經過平臺處理後,經由系統分析計算後,將各類農產品在成熟期內精準匹配給對應的消費者。藉助天網和地網兩大系統,傳統農產品流通6至8個環節精簡為2至3個環節,有效解決了消費者出高價、生產者不賺錢的難題。

  通過技術手段,縮短農產品流通環節,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商品,這是拼多多農業電商生態的核心競爭力。圍繞人和商品,通過技術創新打造更高效的商業模式,這是拼多多的新電商生態。

  直播帶貨風口下 拼多多構築農業電商新生態

  在對農業電商模式的探討下,拼多多從未止步。今年疫情期間,針對很多農產品滯銷的情況,拼多多於2月10日正式上線了抗疫農貨專區,探索出“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的愛心助農模式。截至目前,已經累計售出農產品超過5.4億斤,直接幫扶農戶突破18萬戶。

  與傳統直播帶貨模式不同的是,拼多多的直播帶貨有兩大特點:一是專注特色農產品,並且由當地縣長或市長背書;二是農產品IP和全網聯動直播。直播帶貨熱潮下,拼多多的助農直播間,拉開了農業電商生態升級的序幕。截至4月15日,“拼多多愛心助農直播間”已累積吸引近2300萬站內消費者參與消費,央視新聞、各省、市、縣電視臺及融媒體等參與直播,全網累積觀看人次超過3.2億。

  4月20日接受央視新聞採訪,並被領導表揚的陝西平利“多多農園”王秀梅,她所在的多多農園合作社店鋪,是拼多多平臺上養生茶類目的熱銷產品。藉助直播這個新模式,多多家園已經成為平利電商脫貧的典型路徑。在示範作用的帶領下,平利縣在拼多多開設店鋪近千家,除了當地特產絞股藍、野菜、木耳、蜂蜜、苞谷花等農副產品,包括絲襪等工業品也都搬上了網,被帶進了直播間。

  事實上,直播帶貨不過是拼多多農業電商新生態的一個探索。除了直播帶貨外,拼多多還利用技術手段,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中面臨的一些難題。比如,如何把好的農產品推薦給需要的消費者,如何讓消費者找到自己需要的農產品。

  據悉,藉助“拼模式”和“天網”、“地網”系統,拼多多可以對農產品供需實現精準匹配,而“地網”系統帶動86000餘名新農人返鄉,從而推動各大主要農產區實現大規模上行。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天網”即農貨智能處理系統,把商品匹配給對應的消費者。不難看出,藉助技術創新,拼多多連接了農產品、消費者、物流和資金流,並形成了一個電子化的農業生態鏈。

  在精準連接了商品流、物流和資金流後,拼多多已經不再是一家電商平臺,而是變身成為一個龐大的電商新生態。上升到行業的角度來看,擁有5. 85億活躍買家的拼多多,能夠衍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百億補貼和農業電商融合 拼多多的逆襲之路

  最新的財報來看,2019年拼多多實現成交額10066億元,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實現年營收301.4億元。短短4年的時間,拼多多能夠在巨頭林立的電商領域成功逆襲,成為國內名符其實的第二大電商平臺。

  從財報規模的一些數據來看,拼多多已經不再是一家只賣農產品的電商平臺,而是一家綜合型的電商平臺。火爆的百億補貼,剛剛拉開序幕的五五購物節,拼多多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與其他電商平臺不同的是,拼多多這盤棋,始終圍繞著商品和消費者,構築一個更高效、更有粘性的平臺,這也是拼多多在電商巨頭林立中成功突圍的優勢。

  在拼多多新電商生態的佈局上,農產品是一個突破口。相比數碼產品和服裝,農產品的消費頻次更高,因為人們每天都要吃飯,吃水果。拼團模式和豐富的商品,這是拼多多用戶保持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同時,不斷加大扶持助農的力度,既可以讓消費者買到更好的商品,也解決了農產品滯銷的難題,拼多多的用戶粘度也不斷提高,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流量池。

直播風口下 拼多多加碼農產品直播 構築電商新生態


  可以肯定的是,用戶已經是拼多多的一筆寶貴財富。在深耕農業電商後,拼多多還會向其他領域擴張。透過百億補貼這個活動,我們不難發現,拼多多的下一個發力點就是3C數碼產品。與所有的電商平臺一樣,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這是拼多多發力3C數碼領域的一大優勢。

  事實上,拼多多針對3C數碼產品的百億補貼,同樣有很強的針對性。眾所周知,蘋果手機的熱度一直很高。殘酷的現實就是,最近幾年蘋果手機的價格居高不下。去年發佈的iPhone 11 Pro入門版官網售價8699元,價格確實有點高。拼多多百億補貼後,iPhone 11 Pro只要6849元就能拿到手,比官網便宜了1850元。

  除了蘋果手機外,華為手機、三星手機和小米手機也在補貼之列。不得不說,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力度確實很大。即將拉開帷幕的上海五五購物節,拼多多宣佈投入25億元補貼。毋庸置疑,在深耕農業電商的基礎上,百億補貼、五五購物節等活動會加速拼多多的崛起。

  寫在最後:在電商生態的升級中,拼多多的優勢正在逐漸顯露出來。接下來的競爭中,拼多多的發展前景值得關注。在精準連接了消費者和農戶後,拼多多未來甚至可以指導農民種什麼,這是拼多多農業電商新生態的價值。與此同時,當用戶的需求被深度挖掘後,拼多多的巨大商業價值也會再次被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