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年銷10萬多輛,今年3月銷量為零!李書福出手,買下這家車廠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張北

獵豹汽車為吉利“代工”終於敲定,其“自救”之路也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獵豹汽車)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進而打造吉利中部區域新能源產業基地。

曾經年銷10萬多輛,今年3月銷量為零!李書福出手,買下這家車廠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集團官微

“託管後,長沙工廠將成為吉利的工廠之一,生產吉利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吉利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吉利托管獵豹工廠是為了盤活國有資產、發揮汽車產能效應,進而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獵豹“自救”邁出實質性一步

事實上,隨著國內車市進入存量時代,汽車行業開始加速洗牌,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而產品和品牌都不佔優勢的獵豹汽車早已陷入泥潭。

曾經年銷10萬多輛,今年3月銷量為零!李書福出手,買下這家車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公開數據顯示,獵豹汽車2017年銷量超過12萬輛,增長近40%,達到歷史高點。不過好景不長,2018年,獵豹汽車總銷量不足9萬輛,同比下滑超三成,僅完成年度銷量目標20萬輛的四成多。2019年,隨著全國主要市場的轎車排放標準從“國五”切換至“國六”後,由於新產品一再缺席,獵豹汽車進一步陷入困境。2020年,獵豹汽車1月銷量僅為114輛,2月和3月的乘用車銷量均交出“白卷”。

事實上,自2019年6月起,獵豹汽車母公司長豐集團便開始啟動“員工薪酬調整及減負降薪”,以確保企業渡過難關。薪酬調整包括:長豐集團和獵豹股份公司高管在2月份已下調預支工資30%的基礎上,再下調20%,累計下調工資50%;研究院員工工資下調10%~50%,生產基地員工工資下調30%~50%。

去年年底,獵豹汽車的“自救計劃”也被曝出。有消息稱,長豐集團擁有永州、荊門、長沙和滁州四個工廠。其中,長沙工廠由吉利汽車託管,為其代工;荊門工廠移交政府;滁州工廠進行出讓;僅存的永州工廠確定2020年3月開始恢復生產,3月~5月分別生產200輛、700輛、1100輛,6~12月按後續規劃生產。

由此可見,吉利控股託管獵豹長沙工廠正是獵豹汽車“自救計劃”的其中一步。吉利控股方面表示,其正式託管獵豹汽車後,將充分發揮吉利在產品、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推動資源整合,提升獵豹汽車公司整體競爭力,發揮1+1>2的效應。

“吉利控股將積極幫助長豐獵豹這一湖南本土汽車品牌早日擺脫困境、實現新的發展;同時懷揣新的夢想,在湘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簽約儀式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

此外,吉利控股方面表示,未來,吉利將繼續深度拓展新能源領域的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湖南汽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吉利版圖再擴張

對“收購狂人”李書福來說,託管獵豹汽車長沙工廠意味著吉利新能源版圖再度擴張。

據記者瞭解,本次託管後,吉利將對長沙基地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授權使用吉利品牌和商標、在獵豹汽車公司產品目錄上擴展吉利商標和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進行技術和質量管理、組織進行生產經營等整套解決方案。

曾經年銷10萬多輛,今年3月銷量為零!李書福出手,買下這家車廠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集團官微

同時,吉利將利用“長株潭”汽車產業聚集效應,從事吉利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公開資料顯示,湖南省“長株潭”地區的汽車工業基礎較成熟,長沙聚集了上汽大眾、廣汽三菱、廣汽菲克、獵豹汽車、眾泰汽車、北汽福田等車企的生產基地;湘潭有吉利汽車;株洲有中車時代電動、北汽等整車廠的生產基地。目前,湖南省汽車年產量已經突破100萬輛,汽車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也是吉利在我國中部汽車市場的大本營。早在2005年,吉利就已在此佈局,目前擁有湖南湘潭製造基地、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曹操出行服務等項目,吉利遠景、繽越等車型也都產自湖南基地。

但有分析認為,當前國內車市增長已經收緊,疫情衝擊使汽車行業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此時擴張版圖,對吉利來說,過剩產能或將帶來一定壓力。

根據吉利公佈的2019年年報,目前其規劃的產能已經達到210萬輛,而2019年吉利汽車的累計銷量為136.16萬輛(包含領克品牌)。按照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的說法,2020年吉利的銷量目標是141萬輛,而吉利現有產能完成該目標已經綽綽有餘,再度擴張或許會帶來一定運營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