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戰疫要“勇”中有“謀”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鬥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面對疫情的“肆意妄為”,九千多萬黨員幹部紛紛奔赴防控一線,身披黨徽“鎧甲”,與疫病“怪獸”殊死搏鬥,他們逆光而行,勇往無前,甘當“人形牆”,默默守護著14億百姓的生命安全。然而,作為防疫工作的“扛旗人”,為了更快地打贏這場仗,不僅需要一往無前的“勇”,還需要“勇”中有“謀”、“智取巧勝”。

“謀”大局。叔本華曾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賓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才能完成許多事業”。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各地區各部門物資與人力處於“不平衡”狀態,對此,我們的黨員幹部要加強政治意識和大局觀念,要有“全局在胸”的格局和謀略,堅決消除一切地方主義、個人主義,對上服從統一調配,對下整合資源力量,把疫情防控當做一場系統戰、總體戰來打。對於黨員幹部個人來說,工作雖有分工,但分工不是各行其是,而是統一頻道、步調一致,確保防疫工作有序有力地進行,不僅要做到“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裡”,更要做到“不管疫情在哪裡,哪裡都有一批團結協作的黨員幹部”。

“謀”統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上下黨員幹部做到了一呼百應,迎難而上,在短時間內織就了防控網,充分體現了集中力量幹大事的制度優勢。然而,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抗擊疫情絕對不是鼓吹大家盲目地一哄而上,這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靠的,極易出現打亂仗的局面,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抗擊疫情,無論是在前線還是後方,我們的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有科學統籌的謀略和手段,在保證充足力量的同時,妥善調度安排人力,精準施策科學防疫,不盲目搞“一刀切”,提高針對性和連貫性,這才是防疫工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謀”方法。“一名群眾就是一道防疫‘長城’”。無論我們來自何地、身處何方,都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防控疫情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群眾身上,只有充分動員、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才能發揮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取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因此,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們的黨員幹部既要“硬核”以對,又要“暖心”相待。一方面,嚴峻形勢下,在一些防疫薄弱地區尤其是農村,採取一些“硬招”十分必要,不僅有助於形成群防群治的氛圍,還有助於破除一些群眾的固有思維;另一方面,面對兇猛的疫情,黨員幹部也要“暖”群眾心,用細緻到位的舉措為管控群眾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即便疫情嚴峻,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取得最終勝利。(東營市社會保險管理服務中心副科長 韓曙光)

來源:東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