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為何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導語; 常言道教育乃立國志邦,教育乃興國之本。《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這些我們也早已背得滾瓜爛熟。年少時父母總要求我們要尊師重道,懂禮貌,知禮節、好好讀書……不僅是父母,周圍的長輩們也這樣要求著我們,似乎這已達成了一個社會共識。我也一直在思考兒童教育是否真的有周圍的人說得那麼重要,終不得解。直到某天我看見朱熹的這首《勸學詩/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才知道,不僅是在當代社會,早在幾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經將兒童教育看得很重要了。之前對朱熹的認知卻一直停留在他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中,這樣一個宣揚“太極”、“天理”,將人的慾望壓抑在三綱五常之中的人,又怎會對兒童教育如此重視?其實不然。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為何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勸學詩/偶成》

一:《小學》成為兒童重要文本之一

有科學家曾說“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性的動物”這也體現出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會對這個人產生重要的影響。

出生在南宋的朱熹,從小便目睹了國家的腐敗和黑暗,奸臣當道,社會風氣渾濁不堪,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一種黑壓壓的氛圍中。面對國家的腐敗,社會的黑暗,民生的凋敝,朱熹痛心不已,他認為宋朝衰敗的根源是教育,而小學教育又是教育的關鍵。他曾在《小學》中指出“蒙養弗端,長益浮靡,郷無善俗,世乏良材。”朱熹認為,童蒙教育做好了,這個社會才不會衰亂。為此,他根據古代的教學經驗,將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其中8~15歲為小學教育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蒙養教育段;15歲以後為大學教育段。

為何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朱熹

朱熹特別重視蒙初階段的基礎教育,要求先入為主,及早施教。他在《朱子語類》中這樣寫道:“古者,小學已自暗養成了,到長來,已自有聖賢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飾”他認為孩童時代的教育一個人一生的基礎,只有根好了,才會枝繁葉茂。不僅如此,他將儒家思想和禮數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並以此來規範學生的行為,他強調要“學其事”。由於年紀尚小,懂得的東西也不多,所以不能教給小孩子們太深奧的道理,故“學其事”,從小學習禮儀,做一個尊師、敬長、愛親的人,長大了再深究其中的奧秘,增強自己的修養。

《朱子語類》“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 ”

他與劉清之合著的《小學》更是將儒家理念糅雜其中。書中介紹了一些淺顯的待人處事的道理,以及一些掃灑、進退、應對之類的禮節。此書 一面世便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推崇,又被朝廷更是將其指定為朝鮮學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由於《小學》中無不體現著以理來教化孩子,其歷史意義非凡 ,就是在時代如此迅猛發展的今天也同樣適用。

為何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家訓

二:傳統訓子訓俗風氣的影響

“品德是一個人的最高學歷”我們常說要培養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品德的教育貫穿著人的一生。同時我們也能從一個人的品德高低來窺視整個國家的精神 文明風尚。我們的祖先早已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對待兒童的品德教育極為重視,也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瑰寶。

司馬光《家苑》:“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敗子”。愛而不教,使陷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辟,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數。

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教子》也對兒童教育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就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使其懂禮貌,知禮節,處事大方、得體。而不是一味的溺愛他,如若我們對他的壞習視而不見,那麼等他長大以後便再難糾正。

宋代文化具有兼容創新的特點,在中國歷史上也起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由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其家訓數量遠超前代,在當時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家訓文化,如陸游的《放翁家訓》、范仲淹的《義莊規矩》以及葉夢得的《石林家訓》都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身處南宋的朱熹,自幼便學習儒家經典,深受孔孟儒學的影響,並在傳統文化和宋代獨特的家訓文化的影響下,深刻的意識到了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對從小就將孩子教育好,避免釀成大錯。

朱熹《小學· 嘉言》“從幼便驕惰壞了,到長亦兇狠”

三:家塾、私塾、義學等地方小學校的興起。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為了培養“士階層”,私學應運而生,以孔子私學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這便是早期學校的雛形。

隨著時代的發展,朝代的更替,到了唐代,學校制度已空前完善。其規模水平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數。

為何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古代私塾

宋代繼承唐代的文化事業,並在各地興辦書院,促進了地方的向學之風。在朱熹看來,青少年由於年幼,身心發展不健全,最容易先入為主。一旦接受了社會上“異端邪說”的思想,就會於儒家思想相牴觸,所以教育要從幼抓起。他修復了白鹿洞書院,並在白鹿洞書院裡講學,向學生們傳授知識和社會倫理道德。在潭洲任知州時,還倡導州學,縣學,並親自主持修復嶽麓書院。

朱熹一生熱愛教育事業,併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其對兒童教育的治學理念思想,更是具有超前性,即便是在迅猛發展的當今社會,也同樣適用。

為何朱子理學十分重視兒童教育?

四:結語

由此可見,社會文化繁榮的大背景,以及孔孟儒學的思潮,對朱熹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重視教育,尤其重視兒童教育,渴望將兒童教育為一個“致良知”品格優秀的人,以此來改變混濁的社會環境。他修復書院,著書十餘冊,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為燦爛而繁榮的中華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 彭林 2019.9.14

【2】朱熹的教育思想 張慧 2012. 5.31

【3】中國傳統家訓中的學前教育兒童教育思想研究 李妹 2013 .12 .4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