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土地包產到戶和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有什麼區別?

手機用戶54581507596


承包土地與中國傳統小農經濟有本質上的區別。土地屬性是法律制定下的集體所有制;是以承包的形式分給農戶耕種管理。傳統的小農經濟是准許自由買賣土地。自由買賣土地的性質就是私有化。

土地包產到戶後,相繼取消了交公糧,後來又給於承包土地種糧補貼。而傳統的私有化的土地是必須交“皇糧”的。


老荷666


我是認為包產到戶是私有制,美其名曰公有制。用一個實例說,田土山嶺分到李四,社會發展徵收土地建屋,李四徵收他發財,王麻子冇徵收,他冇發財,而鄉村進了多少錢誰知道,如果是集體所有制為啥其它人沒有。二十年後或三十年原來徵收了,他是農民,錢用完了,其它人不還要調整士地給他。……有些話只能聽政府的,是馬是牛就是那麼一回事。個人觀點莫作回事,一切聽磚家說!


為國憂而憂平凡人


我認為不要把土地承包與分田單幹混為一談。所謂承包應是個人或兩人以上的小團伙從被承包方承包下來,立下字椐,並交納相應的利潤,顯著特徵就是有字椐合同,向被承包交納其利潤。如有一方違約就必須給對方有相應的補償。現在絕大多數的地區都是把土地分給每戶人家,既沒有合同,也沒向誰交糧交錢,完全是自種自收,甚至可以拋荒不種,也不會違規違約受處罰,純粹是個體單幹戶,怎麼叫承包呢?

能給農民每人分到土地,只有在新中國成立後才能有的事。在舊中國,只有地主才佔有大量土地,並代代相傳。農民有幾種情況,有點土地的可自給自足,沒有的就去租地主的田地來種並給地主交租子;有的直接上地主家打長工或短工求點衣食。也就是說在舊社會農民不種地是難以生存的。不像當今社會,種自己分到的地不向任何方交什麼,即使不種地外出也有工可做能保障生存,也還可以這裡掙錢少往那裡走,因為天地廣闊,不會擔心沒活幹而找不到生活錢,如果是在舊社會就難了。

所以現在不論是承包與分田單幹,從形式上看與傳統的小農經濟沒有多大的區別,區別在於傳統的小農經濟沒有政府保障,自生自滅;現在在無論採取什麼方式有政府護航,農民也不會像舊社會一樣缺衣少食。

不過無論怎麼說,單幹也好,承包也罷,用這種小農式個休經濟的方式來發展農業,使農民富起來前景不大,搞不好兩級分化會越來越嚴重。農村要想達到共同富裕還是那句老話,必須走公有制集體化的社會主義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