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濟南的“八大新村”,你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

你聽說過濟南的“八大新村”,你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

上世紀50年代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面對百業蕭條的現狀,安居才能樂業,住房問題成為擺在政府和全市人民面前的頭等大事。從1950年至1958年,濟南市在市委書記兼市長谷牧的領導和親自規劃下,在艱苦創業、發展生產的同時,從“東西南北四面,溝壑澇窪八方”,為居無定所的貧困市民建起了八座新村,它們分別是地處南郊的二七新村、北郊的工人新村、西郊的運輸新村、東郊的建築新村,以及東南郊的郵電新村、西南郊的機車新村、西北郊的無影山新村和東北郊的濟鋼新村。影響至今的“八大新村”誕生,讓地無一壟、房無一間的城鄉貧民、打工者住進嶄新的磚瓦房,這在之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在濟南歷史上也是前無古人的大事件。

二七新村和工人新村

在濟南市統一規劃下,八大新村中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是二七新村和工人新村。二七新村於1950年籌建,1951年底竣工,第一期當時只有北邊四區,其他都是後來陸續建設的。這年,由市房管局投資建設的工人新村北村也同時竣工。兩座新村的佈局有些類似商埠經緯路設計,橫平豎直。客廳、主臥一律為向陽北屋,門前都有磚鋪小徑,兩邊是花草樹木,屋後是延伸的小廚房,水電齊全。每5排住房中間設一片“樂園”,類似今天的健身小廣場,還有公用電話,公廁一般設計在院牆邊,街鄰之間走動進出頗為方便。

由濟南鐵路局開發的二七新村,位置在原濟南軍區裝甲兵司令部以南,空軍司令部以北,英雄山路以西,建設路以東。這片地方是老濟南人頭腦中的“二七”大概念,這裡面還包括著新陳家莊、大小梁家莊、磚瓦窯廠宿舍等。過去,這裡是一片溝壑縱橫的荒野,狼、獾、狐狸四處亂竄,附近只有一處幾十戶人家的梁家莊。因為二七新村名氣太大,所以人們往往把這一帶統稱為“二七”。其實,二七新村準確所指是濟南鐵路局職工宿舍,最早遷入的居民是鐵路職工,另一部分是在老濟南城牆根下搭窩棚住的窮人。另外,還有從經九路、自由大街南移來的老陳家莊居民。1952年,濟南鐵路局又建設了二期工程——白馬山鐵路新村。

為什麼取名二七新村呢?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二七慘案”。1923年2月4日,在共產黨領導下,當時京漢鐵路總工會組織了“為人權而戰,為自由而戰”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2月7日,在英帝國公使的唆使下,反動軍閥吳佩孚下令在漢口、鄭州、長辛店等地對工人運動進行血腥鎮壓,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二七慘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紀念這次大罷工中犧牲的烈士們,各地新建的鐵路職工宿舍多被命名為“二七新村”。

工人新村在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北鄰,共計建房南北8棟、東西55排住房,每間房建築面積20平方米,月租金0.5元,家庭困難戶可申請免費住房。

為什麼把工人新村選在這裡呢?道理很簡單,因為天橋區在1949年前屬北商埠,是濟南地區最早的“工業區”,濟南早期的工廠幾乎都在這裡,如成豐麵粉廠、仁豐紗廠、裕興化工廠、東元盛染廠等。這裡有很多打工的老百姓無處安身,很多人就在鐵道溝裡搭窩棚,形成大片的棚戶區。人民政府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建起新村,請他們搬進新居,他們的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1987年“8.26”那場暴雨中,工人新村被淹。災後為了安置受災群眾和無房職工困難戶,市政府緊急加蓋了300多套五、六、七層住宅樓,1988年8月26日一期改建工程竣工,用了正好一年的時間,雪中送炭解決了受災群眾的住宿困難,成就了今天的規模。

因為名氣大,“老濟南”往往習慣用“新村”來簡稱工人新村,讓人感覺既親切又自豪,其他新村就不能簡稱。

你聽說過濟南的“八大新村”,你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

這些老“新村”只有白馬山鐵路新村還有少部分老房未拆。

運輸新村和建築新村

1953年,政府又建起了運輸新村和建築新村。兩座新村相距不遠,運輸新村在堤口路北邊,東鄰原國營濟南第二運輸公司;建築新村在無影山路西邊。

運輸新村、建築新村是怎麼來的呢?

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膠濟鐵路、津浦鐵路相繼開通,大量闖濟南府謀求生路的農民、手工業者、商人等紛至沓來,尋求改善命運的機會,絕大多數農民滯留在了鐵道線上。下苦力、蹬三輪、扛大個兒(搬運貨物)、拉地排車成為這些農民的最後希望,三里莊、五里溝、官紮營、北大槐樹因此成為濟南運輸業的發源地。這些居無定所的農民太需要一間安身之處了。但1949年前,這裡的貧困人家只好在鐵道溝裡,折幾根樹枝或竹竿為支架,用葦蓆或草苫子棚起來,好點的罩上塊油氈,進出口掛上草簾子當門,就成了一家人的棲息之地。只要不是雨雪天,人們只能在露天地裡活動,直到困極了才鑽進窩棚睡覺。五里溝可以說是扛大個兒、拉套子(運輸貨物)的發源地,那年月這一帶聚集著成千上萬的裝卸工和他們的家屬。1949年後,人民政府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組、馬車社、運輸公司等。國營濟南第一運輸公司就誕生在五里溝,第二運輸公司就成立在官紮營北邊。那些“泥瓦匠,泥瓦匠,白天弄一身,晚上弄一炕”的建築工人也被組織起來,成立了包工隊、瓦工社、房管所。1952年,人民政府盡最大努力解決這批泥瓦匠、扛大個兒、拉地排車的住宿難題,1953年,兩個新村便應運而生。市第一、二、三運輸公司和山東省運輸公司職工很多遷入了運輸新村;“白天蓋瓦房,夜裡睡地窩”的泥瓦匠們則歡天喜地地住進了建築新村。

原建築新村地方較小,新中國發展日新月異,到處搞基礎建設,需要招收大批建築工人,後來發展的一建、二建、三建、四建、山建等公司,還有地質、礦產、化工等職工需要安置,1958年又從歷山路東邊選擇了新址,建設了新的建築新村。

郵電新村、機車新村、無影山新村和濟鋼新村

1952年,郵電新村開始建設,這地方過去是南郊的一片墳塋野地,最早統稱王洪義林。郵電局最早在經一路火車站出口西邊,現在還有“發報大樓”遺址。後來搬到了經二路原濟南市政府對面,歐式風格設計的辦公樓是當年濟南最漂亮的大樓之一。濟南解放後,華東人民解放軍通訊機關從青州步行三天來到這裡接管,大量的後勤人員,報刊、電報發行人員沒有住處,經常是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屋裡,很多到了結婚年齡的男女青年居無定所。

怎麼辦呢?1952年春,濟南市首任郵政局局長聶新,是一位十分關心部下的老紅軍,他從英雄山腳下徵得200畝荒地,建起了封閉式的郵電新村,1953年竣工投入使用。

1953年9月,機車新村和無影山新村開始建設,這是當年濟南兩家最大的國營工業企業建設的職工新村。

機車新村的前身是“紅房子”,這裡面還有個故事:1913年濟南機車工廠建成投產,首任廠長德國人道格米里從天津大沽口和山東膠州地區聘來部分技術工人,併為他們建造了紅磚瓦新房,就是後來大家俗稱的“紅房子”宿舍。但絕大多數無技術的窮工人只能在工廠牆外塔地窩子住。這些地窩子非常簡陋,通常是先挖個一人深的坑,坑上面用木棍乾草搭個人字型的窩棚,留個上下坡,只能睡一兩個人,地窩子“冬天冷夏天熱,蚊蟲叮咬無奈何”。1953年9月,在廠長王世忠、工會主席宗澤、龔玉峰等組織倡議下,濟南機車車輛修理廠(鐵路大廠)在“紅房子”西邊閆千戶莊建設“機車新村”,工人階級才真正住上了自己的房子。

1953年,濟南汽車配件製造廠(濟南重汽集團前身)籌建職工宿舍,因為地址建在無影山東邊山坡上,因此取名為無影山新村。建房時正是中蘇友好階段,部分樓舍受蘇式建築理念影響,建得笨拙寬大。

八大新村中建得最晚的是“濟鋼新村”。

1958年,全國高舉“大躍進”的旗幟,興起大鍊鋼鐵熱潮。在此背景下,濟南鋼鐵廠於1958年7月1日奠基。在王舍人鎮東邊的一大片剛割過的麥田裡,來自鞍鋼、馬鋼、本溪鋼鐵廠的技術人員,來自省內淄博、聊城、煙臺和本地的工人,鍊鋼工人從四面八方湧來。面對茫茫莊稼地,工人們發揮“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主人翁精神,在建第一座255立方米高爐的同時,建起一排排大蓆棚、地窩子、乾打壘屋,最早的職工宿舍便在艱苦創業中應運而生。在為濟南鋼鐵廠奠基的同時,也為紮根在這裡獻身鋼鐵事業的人們奠定了基礎——濟鋼新村雛形由此誕生。

“新村”是里程碑,它為後來紡織、機械、輕工等各行各業雨後春筍般職工宿舍的建設起到了示範作用。有人或許會說:不是還有和平新村、甸柳新村、菜市新村和車站北街新村嗎?是的!但它們已經來得晚了,它們是共和國而立之年以後的產物,是錦上添花,是改革開放後舊莊改造後的新村。

經歷了近70年的風雨滄桑,“新村”已經變得又高又大,唯一沒有變的是新村所特有的歷史情懷。(作者:黃鴻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