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遠去,文學封凍,我們走過了“二月河”

每當有爆款的影視劇出現,大家總免不了要回憶一下曾經的“經典”。這其中,似乎每次都要被提到的是《雍正王朝》,甚至還有《康熙王朝》——這兩部劇作在優秀的導演和演員手中,成就了古裝歷史大劇的巔峰時刻。唐國強也藉助“雍正”一角,真正走上事業的第二次高峰,成為隨後部分帝王和偉人毛澤東的“專業戶”。而在創作團隊中,還有一個人不能忽視,那便是劇作的原小說作者,著名的清“帝王系列”作家二月河(本名凌解放)。應該說,他高水準的小說創作在前,為後來的劇作經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惜的是, 一年多前的2018年12月15日凌晨,二月河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他因500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讀者熟知。他的小說是不少人對明清兩代歷史的啟蒙。

當年,正是因為電視劇《雍正王朝》,我真正認識了劇作背後的原著作者二月河,繼而瞭解了他的“落霞”三部曲,通讀了他關於“紅樓夢”研究的文章——那時候我正喜歡“紅學”研究的閱讀——曾經的中學圖書館裡,正好就有關於“紅學”的諸多專著與刊物,也有二月河的皇皇鉅著“落霞”系列。因此,我讀過他所有關於“紅學”的文章,也順便閱讀了他的帝王系列創作談和其他的散文作品。只是因為大部頭的厚重和電視劇的“過癮”,當時只閱讀了部分篇章的《雍正皇帝》——順便也“發現”了小說與影視作品的不一樣——但於我而言,這樣的閱讀體驗,在那之前當代作家裡只有路遙和他的系列作品——除了三卷本《平凡的世界》沒有全部讀完之外,其他的短篇和創作談,都一字不落地讀過!

這樣的閱讀,就是因為喜愛,因為作品的“真實”和不可多得的厚重。

如今想起學生時代的閱讀時光,當“紅學”的兒女情長與家族興衰同清帝王的家國天下與權謀爭鬥聯繫在一起,閱讀的旨趣和觀察的視角,就有了特殊的變化。而這,就是因為二月河。那時候,我買到了盜版的路遙作品全集,卻沒有發現二月河的“落霞”系列擺滿地攤——大約這樣的作品,應該是精裝的版本才好。

直到前年,我終於購買了他的全套“落霞”系列。沒想到,我還不曾真正開始閱讀,二月河先生就在他寫作40年的歷史節點上,悄然遠去了!

回望他大器晚成的寫作史,探尋他精益求精的事業心,那些看得見的功成名就,摸得著的著作等身,背後就是一部艱苦奮鬥、與生命抗爭的成長史,特別是經歷過曾經貧困艱難歲月的人們——路遙如此,二月河也如此!

他們不僅著作值得傳世,其奮鬥精神,創作意志,同樣值得讚頌!

這個春天再不見二月河解放;世上再難尋清帝王“落霞”之絢麗!好在,我們曾經擁有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