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早上醒来打开朋友圈,看到之前的一位同事去世了,留下了妻子和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永远离别人世了……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自己是谁而已。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是刷微博的时候偶然看到,被名字吸引了,于是果断入手,拿到书一口气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很多人都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到的不是于娟,而是我们自己。这本书中没有过多的涉及人性的丑恶,因为她明白“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想这些丑恶的事已经毫无意义”。所以,这本书没有将焦点集中在人性的善、恶和正义问题,而是放在了更大的问题“生死问题”。

开头很完美

三十二岁,于娟。一位拥有留洋经历和博士学位的复旦青年教师,有一个爱她的老公,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儿子,取名阿尔法,趴在她的膝盖上,奶声奶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如果没有乳腺癌,她将沿着设定的轨迹坚实地实现人生规划:去哈佛做访问学者,回国写论文、拿课题、评副教;还准备生个女儿,取名贝塔;准备说服政府在家乡做环境项目,身体力行,做环保公益事业……

她的经历俨然是我们理想的人生方式,留学经历,博士学历,在校任教,更不用说她强大的个人魅力:开朗爽直、意气风发、才气纵横。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苍天却不仁

这些铿锵的韵律在她32岁那年,遇到了休止符,人生华章戛然而止。她正当最好的年华,32岁,事业扶摇直上,家庭幸福美满,儿子将将两岁,却拿到了乳腺癌晚期的诊断证明,从生病到死亡,不满两年。

她的人生经历真是大起大落,一跌跌到地狱里。

当她回过头来反思自己为什么为得这个病时,除了怨天尤人,我们看到的是暴饮暴食,熬夜,不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在年少的时候就不那么放肆,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呢?

我们奋不顾身的追求的所谓的事业是我们想要的吗?年少的我们走的太快,忘了停下来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风景……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向死而生

然而她不为苦痛消沉,以绵弱之力写下反思的文字,病痛的经历,为他人打气,行无畏施。我有过两次短暂的濒死经验,对于娟的病痛有皮毛的感受之力,仅仅是皮毛,因为光于娟的零星描述,也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深思。

她是不幸的,就如她说的,才刚知道用自己的工资为二老添件新毛衣,孩子刚学会叫妈妈,事情刚起步,死神却无情的降落在她身边,留下二老,丈夫,孩子。

她是幸运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有个不离不弃的丈夫,有二老为自己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朋友们都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在自己有危难的时候,才能筛选出真正值得你付出的那些朋友,从字里行间,从语气神情。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然而不知死,又如何能够理解生之灿烂和绝美。我们究竟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于娟在生命的最后的体会和追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如何在我们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不必发出此生未完成的喟叹。

人越是长大,越是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么,越是不知道想要什么就越是会去拼命想自己到底要什么。

认真思考过死生以及生命的人,才会对天地、对自己、对历史都有一种理性认识,这种认识可以让人在生命面前变得谦卑而舒展、浪漫而庄严、小心翼翼而又慷慨激昂,总之对待命运,是不卑不亢而又豁达自然。

生命是随时可以终止的,所以我们要感恩,要热爱生活,要且行且珍惜。很多人跟我说,你要如何如何,到达什么位置,积累多少财富,仿佛我不如此就不成功、不积极、不上进。于娟在书中也说,人越长大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我们要有一个好心态,可是这种灵光触动总敌不过时间,敌不过流水一样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所以看到别人开好车、住大房的时候,时间长了就又不淡定了,看来人生真是一场修行。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一个人不到绝境的时候,很多问题是不会去考虑的,死亡,大家都觉得它是件太遥远的事。总觉得自己还有无限的时间挥霍,等自己飞黄腾达,衣锦还乡之后还会有时间陪父母。只有被推到死亡的边缘线上,很多事情才能看得清,人生如大梦一场,名利转头即是空,你身处高位的时候那么多人艳羡你,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为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除了你自己,谁又真正在乎你是不是有名,学历如何,做了多少成功的事……你在乎的他人口中的一切,于你再是辛苦与来之不易,也不过是个谈资,说完就忘记。

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轻。你挥洒地写,悲和喜,穿透死亡的恐惧,告诉人们生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