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李店響堂壪遊記

根據導航,車子從十里到李店紅衛村只用了二十多分鐘,再一打聽,我們距離目的地 ——響堂壪只有一公里了。在壪裡遇到兩位年輕人,她們對有關石象生的事都不清楚。正在這時,遇到一位騎摩托車路過的中年人,我們說明了來意,他起初對我們的目的還有點懷疑,經過我一再解釋,他才在路邊給我們指了石象生的大致位置。

廣水李店響堂壪遊記

按那位中年人指的方向,我們走了幾百米,看到幾戶房屋的側邊是幾塊稻田,後面是一片白楊樹林。我忽然想起別人的照片,好像那些石象生就是在白楊樹林裡,於是我想當然的鑽進白楊林裡尋找。白楊林面積不大,不要說石象生,連一塊大點的石頭都沒有,道是地面上到處是積水,鞋子不可避免的打溼透了,另外蚊蟲成群,同行的兩位索性回到路上。我正在納悶,卻看到小山衝對面,一塊花生地邊有一塊大石頭,那應該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石象生。

廣水李店響堂壪遊記

遠看石象生

繞了一圈,我終於來到花生地裡,一尊石頭大象果然站立在地邊。石象的整體形態還非常完好,就是尾巴好像被砸掉了,旁邊還有一座石窩。我拍了幾張照,又在附近尋找,卻一無所獲。通過電話諮詢,我又在石象東南方的一片雜樹林裡找到兩塊歪倒的石象生,也看不出來是什麼石像。旁邊一塊空地裡有很多斷磚碎石,想必此處以前存在過建築物。空地後面是一大片玉米地,經過前幾天雨水的滋潤,玉米生長得非常茂盛。轉了一圈,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景緻,如果不是有石象生,我根本不會想到此處是“三部亞卿”付鳳翱的大墓所在地。

廣水李店響堂壪遊記

石象石象生

根據廣水文叢記載,付鳳翱(1487一一1551),字德輝,號印臺。祖籍河南唐州平市(今屬南陽市),大明洪武初年,其始祖遷入應山縣惠化鄉石井村(今屬廣水關廟鎮筆架山)。成化二十三年四月十五日,付鳳翱出生於付家店,父親付楫,母親劉氏,其兄付鳳翔。他自幼聰明穎異,氣韻超群,求學於縣城印臺書院。成年後就讀於京城國子監,成為太學生。嘉靖癸未(1523年)高中進士,被授予上蔡知縣。

付鳳翱知任上蔡,將民生及政務放在首位,盡力賑災,鼓勵生產,修整城郭,興辦教育,把因正德民變而破壞的上蔡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嘉靖七年(1528年),付鳳翱升任山東道監察御史,上蔡百姓念其恩德,為他建立生祠。

嘉靖九年(1530年),調任江西巡按御史,巡視明軍衛所。十二年(1533年),因舉薦失察,謫任徽州推官,他積極辦公,公正審理,十幾年的積案經他勸喻、判決都基本化解,又教化鄉民鄰里親善和睦相處,得到百姓一致好評。任內因母親過世,回應山守孝。

嘉靖十六年(1537年),守孝期滿,復任御史,隨軍前往雲南,貴州,廣西,為平定安南內亂而督造海船。後來又調任浙江巡按御史,被誣,遭世宗斥責,真相大白後反而更受皇帝重用。他發文禁止侵佔杭州西湖水域,在餘姚縣龍山主持修建了王陽明祠廟。

嘉靖十八年(1539年),付鳳翱協助浙江布政司及杭州府,合錢塘,蕭山兩縣之力修築錢塘江大堤,解決了當地水患問題,被錄入碑記。同年十月,升任福建按察司副使,巡視海防。因父親病亡,再次回應山守孝。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付鳳翱轉任陝西洮岷兵備道道員,任上他以安撫為主,恩威並施,解決了當地一些因民族雜居而引起的矛盾。他又上奏朝廷,在洮,岷二衛置州設學,開導民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付鳳翱升任山東布政司右參議,隨後又升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他到任之時,正遇到部分少數民族叛亂,付鳳翱率兵設計斬殺敵首及部眾四十多人,生擒叛賊五十多人,平息了叛亂。他又發兵數萬將瓜沙,哈密兩城的叛軍圍困起來,宣諭朝廷聖恩,使敵酋不戰而降。世宗收到捷報大喜,賞賜付鳳翱白金,彩幣以作褒獎。他又在邊鎮設立貿易,加強了各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付鳳翱平定甘肅後又調任江西巡撫。他到任後,抑強扶弱,安撫百姓,調整賦稅,上奏世宗減輕江西徭役,得到百姓擁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陝西遭外族入侵。兩年後,吏部建言調付鳳翱巡撫陝西,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到任不到兩個月,彈劾了四位不稱職的高官,懲辦了幾位貪汙腐敗的官員,使當地吏治清明,又與眾官員合力化解了民族矛盾。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寧夏西部外族叛亂,四處劫掠,百姓深受其害,世宗震怒,斬殺了束手無策的兵部尚書及丟失關隘的將領,準備調集各鎮兵馬聯合北征。經朝臣建言,升任付鳳翱為工部右侍郎,率陝西兵進駐固原。他與進駐花馬池(今屬寧夏吳忠市)的兵部尚書王以旗互為呼應,聯合平定了外族叛亂,被記首功。同年十一月,付鳳翱改任戶部右侍郎。他親自督理邊關要塞的軍備糧餉,屯積了可供兩年的戰備物資,邊關將士歡呼雀躍,士氣大漲。

嘉靖三十年(1551年),付鳳翱改任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奉詔入京,協理京營軍政。在任上,他目睹了京營各處的陋習,心中鬱悶,苦思良策。他每夜還巡視京城九門,廢寢忘食,憂疲交加,因而患病。親隨勸他要注意休養,他仍帶藥四處巡視,並言“我當以身許國”。同年六月二十九日,竟然病故於軍營之中。世宗聞報大驚,說:“付鳳翱魁梧健碩,為何突然病逝呢?”想想又說:“他每日與奸侫之徒周旋,安能不憂憤而死!”為此輟朝三日。後下詔吏部,追贈付鳳翱為吏部右都御史,由官方護送其靈柩回鄉歸葬。其後葬於應山李店五珠嘴,建祭祀享堂,安陸何遷撰《贈右都御史兵侍應臺付公鳳翱墓誌銘》。

付鳳翱為官二十八年,憂國憂民,上奏疏五十多次,都是輔佐君主的務實之言。張居正致祭時,贊其為“邦之干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朝廷派遣湖廣佈政司堂上官,劉文光到墓前致祭。次年九月,蔭其子入國子監讀書,後封官職。付鳳翱歷任工部,戶部,兵部三部侍郎,被稱為“三部亞卿”。當時應山知縣為褒揚他的功績,在南大街建造了三部亞卿坊,並迎入應山鄉賢祠崇奉。

據說當年付鳳翱的墓巍峨肅穆,墓道長達數百米,兩側分列各種石象生數不勝數。祭祀享堂莊嚴肅穆,規格極高,附近守護的村莊因此命名為付家享堂壪,其後明清兩朝,多般為付姓人居住。 民國時期,付姓主要族人遷往大悟,後來簡稱為享堂壪,現在被音意為響堂壪。

廣水李店響堂壪遊記

廣水文叢

迴轉時我才發現,順著田埂有條路很好走,本來有現成的路,又何必牽強的去找路呢?

按別人的指點,我們在壪前的塘角又看到了幾座石象生,還有一塊青石板被鋪在瀉洪道上面。我們正在研究碑上有無文字,過來了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經他介紹石板是沒有字的,並且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響堂壪的往事。

廣水李店響堂壪遊記

以前享堂的青石板

據說早在解放前,付家人全部離開享堂壪後,大墓已被盜過,石象生就開始遭到破壞,享堂隨後倒塌被毀。傳言眾石象生年久成精,禍害莊稼,遭雷神怒劈,這當然不可信,主要還是無人管理,因此好多被砸。文革時期,付鳳翱大墓被夷為平地,改為耕田,石象生遭到全面破壞,散落於四周。上世紀七十年代,現場還保留有大大小小百把件石象生,孩子們還經常騎在石馬,馬羊身上玩耍。分田到戶之後,有村民在那裡開荒種地,將輕一點的石象生移到地邊,也有將它們抬到壪子附近的。九十年代,就有外地人來撿,或以低價購買。到了本世紀初,現場只剩下一些笨重,及毀壞過於嚴重的石重生,零星散佈於荊棘之間,大墓原址再次被人偷挖。十幾年前,有外地人趁夜晚用剷車偷了幾尊石象生,被當地人發現截留了,後來再次被盜,聽說流入河南。當地人組織勞力抬了幾座放置於壪前保管,其中就有那塊無字石碑。至此,大墓前的石象生只剩下幾尊了,那座石象算是保存最完好的了。如果再不加強保護,只怕關於付鳳翱的傳奇經歷也會隨著石象生的消失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以上內容取材於:《人文廣水》

責任編輯 : 天高雲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