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崛起,利潤增長3.3倍,雖無法幫華為,但卻是一種希望

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

導讀:國產芯片崛起,利潤增長3.3倍,雖無法幫華為,但卻是一種希望

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芯片的依賴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大多數電子數碼類產品中幾乎都需要有芯片的支持才行,而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其生產和研發都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在國內市場上,半導體芯片一直都是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痛。

國產芯片崛起,利潤增長3.3倍,雖無法幫華為,但卻是一種希望

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美國一直都掌握著很多核心的技術,像美國高通和英特爾等企業也都是全球知名的半導體芯片巨頭企業,高通的芯片主要是用於手機等移動端,而英特爾的芯片則主要被應用於電腦端;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兩個領域裡,都被美國企業牢牢掌控著芯片話語權,所以這就造成了國產科技企業很容易被人卡脖子發展!

國產芯片崛起,利潤增長3.3倍,雖無法幫華為,但卻是一種希望

在國內的芯片市場上,雖然我們也意識到了研發和生產芯片的重要性,但是由於我們在半導體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所以就導致我們始終落後於西方國家;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也只有華為等少數的企業研發出了高端芯片,但我們卻並不具備任何的芯片生產能力,所以華為的海思麒麟芯片也需要交給臺積電來代工生產,一旦臺積電不再給華為加工芯片,那麼華為就將面臨芯片斷供的危機!

國產芯片崛起,利潤增長3.3倍,雖無法幫華為,但卻是一種希望

在禁令的不斷打壓之下,現在的華為只能不停地自主設計和研發芯片,以便在芯片設計領域不落後於高通,避免被高通完全超越;但在芯片的生產領域上,始終都是我們發展的短板;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國內就沒有芯片製造企業,像中芯國際就是國產芯片代工領域的一大巨頭企業!

國產芯片崛起,利潤增長3.3倍,雖無法幫華為,但卻是一種希望

目前,中芯國際已經擁有了14nm工藝技術水平,雖然說和臺積電5nm工藝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算是國產芯片之光了;在華為和中芯國際的不斷努力之下,此前中芯國際還生產出了首款純國產芯片麒麟710A芯片,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芯國際的實力,而根據中芯國際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經過快速的發展,中芯國際在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額達到了131億,利潤則大漲330%,在國產芯片市場,中芯國際也正在逐步的崛起!

國產芯片崛起,利潤增長3.3倍,雖無法幫華為,但卻是一種希望

中芯國際經過不懈的努力,如今也完全有能力生產中低端芯片,只是在高端芯片上還達不到工藝要求;雖然說現在的中芯國際也無法給華為代加工芯片,不過他卻是國產芯片的希望;而中芯國際還在不斷的對N+1和N+2工藝進行優化,據悉,在荷蘭ASML光刻機的幫助下,中芯國際也已經能完成7mm工藝芯片的生產,可以說中芯國際還在不斷的努力向前發展,未來我們相信中芯國際也能發展成為和臺積電一樣的芯片代工巨頭企業,讓我們一起為中芯國際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